“我家小孩儿身上怎么起这么多小包?医生您快看看!”“初步看来这是起荨麻疹了,是不是吹了凉风?”“我爸最近血压又高了,曹大夫能不能来看看,周六周日都行。”“好的,没问题。”这样的对话不是发生在诊疗室,而是发生在铁岭家庭医生的微信平台上,记者通过微信平台看到,经常有居民晚上八九点钟发来照片请医生进行诊断,还有人跟医生预约上门服务,每一条后面都有及时的回复,回复他们的就是跟社区居民签约的家庭医生曹永波。
曹永波是铁岭市银州区柴河街道银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也就是人们说的家庭医生。据曹永波介绍,与过去必须要上门填表不同,现在,市民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个人信息、过往病史等内容就可以与医生签约,非常方便,而且可以自主选择与哪位医生签约,而医生提供服务也更便捷了。
动动手指,发条微信就可以签约家庭医生;登录账号,就可以24小时向医生咨询和预约上门服务,柴河街道通过“互联网+”将市民拥有家庭医生的程序简化,将家庭医生能够提供的服务升级,大大方便了百姓就医。
据记者了解,这仅仅是柴河街道开通微信服务的一个缩影。
去年,银州区柴河街道结合党建活动,组织辖区内各社区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各社区的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人气旺,而且内容丰富多彩。
发布健康讲座信息,开设“便民菜单点单服务”……居民只要关注社区微信公众平台,便可足不出户掌握街道和社区提供的办事指南、惠民信息和各类服务资讯,了解社区党建工作,享受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微信平台不仅方便社区与居民进行交流沟通,也成为了社区服务居民的一大创新。
创新服务形式
“俘获”各年龄段粉丝
柴河街道党委书记刘库告诉记者,街道于去年3月开始创建微信平台,主要为居民推送政策解读、养生知识及社区活动等相关信息。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使微信平台一建立便立即“俘获”了众多居民的心,在短短7个月时间内吸引了社区70%的居民成为微信平台的粉丝。
为了提高微信平台关注度、增加粉丝数量、扩大公共账号影响力,柴河街道采用多种方式来吸引居民参与。
在柴河街道光明社区,这里微信公众平台的粉丝有个特点,就是老龄化,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老年人。社区微信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很多老年人都用智能手机,便帮助来办事的老年人注册微信、扫社区二维码,耐心地教老年人怎么操作,并鼓励老年人使用微信平台来了解、办理相关事情。刚开始时也有老年人会拒绝,但随着身边使用微信平台的老邻居越来越多,许多最开始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老年人也愿意加入进来。“我最爱看咱社区的新闻和一些养生知识,我还经常分享到朋友圈呢。”65岁的白玉坤老人说,自从关注了社区的微信账号,他的生活更加丰富,不用天天往社区跑,也能随时了解社区动态。
点单式服务
民生问题速解决
在柴河街道竞芳园社区,居民顾春红正拿着手机,使用“便民服务菜单”享受着“点单服务”。顾春红按照“菜单”拨通了电话,电话另一边是区人社局党委副书记张书卓,通过咨询,顾春红很快便详细了解了自己的档案在哪?退休应该何时、如何办理?为了能让微信公众平台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柴河街道将居民的服务需求整合,与社保、教育、医疗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执法等各单位直接对接,居民的各类问题通过微信平台的“便民服务菜单”,都可以直接找到相关的联络人,这种“你点单,我服务”的形式实实在在地为居民带来了实惠、方便、贴心的服务。
“微信公众平台不仅让居民得到了方便和实惠,也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柴河街道书记刘库说,“现在,居民们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度更高了,社区不少问题都得到快速反馈,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为居民解决问题。”刘库告诉记者,各社区现在不仅要把原有的特色板块维护好,对于微信平台工作还要继续创新。接下来,柴河街道计划对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有关新媒体培训,未来将尝试线上活动,争取将社区单方面信息推广,变为与居民的双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