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基础建设“低挡慢速”
凌源市公安局信访科现有5人,平均年龄43.41岁,1名民警具有律师资格。这支队伍不断提练总结新的战法,2014年总结推广了“初期扑灭法”“清仓消化法”“自我纠错法”“依法惩戒法”四种技战法,得到省公安厅肯定,向全省信访战线推介。2015年,又继续深入提炼总结,形成了疑难信访案件化解十种技战法,对提升信访案件化解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2016年3月1日,被公安部树立为全国公安信访窗口示范单位。
局党委对信访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坚持“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从全市公安机关遴选了一批懂业务,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有较强群众工作能力,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的同志,调配到信访部门工作,不断提升信访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水平。
面对经济欠发达、公安信访基础薄弱、欠账较多等实际情况,该局坚持解难除障、逐项攻坚,全力推动公安信访系统重点项目建设。局党委果断提出“精神不缺钙,建设不差钱,落实不降标、推进不减速”的“四不”原则,使公安信访部门打破了基础建设“低挡慢速”的自我认知与定位。张志儒局长明确指出:“信访场所改造一定要有前瞻性,坚决避免短期行为,避免重复建设。”目前,信访场所总面积达240m2,分别设置了候访室、接访室、领导接访室、民警办公室、信访档案室和民警减压区等。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信访接待场所是展示公安机关形象的重要窗口。局党委从多个角度进行打造,使之成为品牌,真正亮起来。在信访接待场所门口设警务公示栏,对局领导接访时间、姓名、职务、监督电话等进行公开,信访窗口民警对来访群众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扯皮,做到态度和蔼、语言文明、回答全面,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建立局领导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化解等“四访一包”体系,变局领导定期接访为局领导每日接访,实现了领导接访全员化、常态化,使领导接访成为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的重要引擎。
同时,为保证信访部门留住人拴住心,流汗不流泪,局党委还确定了信访部门享受优来高走的政策,对工作成绩突出的2人予以立功受奖,信访科也被评为先进集体,有1名信访干部优先提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