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顺城:女性平安建设工作者获百姓点赞
谁说女子不如男?提起女性大家往往会与柔弱一词联系在一起,而抚顺市顺城区女性平安建设工作者用她们勤勉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平安建设添砖加瓦,让平安的主旋律时刻伴随在百姓的左右,赢得了百姓点赞。
桑亚娜:百姓平安的守护者
抚顺市顺城区新华街道是典型的老城区,辖区面积1.36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拥有7万人口。在以前,矛盾纠纷常发生在居民中间,但随着平安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这里的矛盾纠纷不但逐渐减少,居民之间也越来越和谐,而这变化离不开一个人,她就是新华街道党工委书记、政法委书记桑亚娜。
初见桑亚娜是在新华街道办事处的楼道里,正值午后一点左右,她刚刚吃完午饭便去社区处理相关事宜,然后风尘仆仆地赶回了街道。
“桑书记几乎每天都这么忙,她干工作认真负责,为给居民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许多事情都亲力亲为。”这是记者在街道办事处等待桑亚娜时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的一句话。
正如这位工作人员所说,桑亚娜自从2014年任新华街道党工委书记、政法委书记以来,始终把百姓的平安放在第一位,她大力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积极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着力推动群防群治工作,极大提升了全街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让平安看得见、摸得着,她个人也因此获得了抚顺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当选抚顺市第十二届党代表。
工作中,桑亚娜积极探索综治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精细网格化管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收集系统,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同时有效整合各种治安防控力量,探索治安防控新机制,保障辖区的安全和稳定。
桑亚娜告诉记者,他们把街道10个社区划分为36个网格,从而实现管理服务的全方位覆盖,做到信息的上通下达。明确了工作责任,完善了工作流程,建立了网格信息化管理台账,实行了“一卡二联三帮四控五记录六服务”的六步网格化工作法,从而构建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吴昌杰:居民心中的“小巷总理”
说话温文尔雅,工作认真仔细,这是记者对抚顺市顺城区长春街道隆顺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昌杰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拥有22年党龄的老党员,为人民服务已经深深地扎在了她的心底,同事们都这样评价她,“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她最先想到的总是别人。”而她也渐渐成为了居民心中的“小巷总理”。
吴昌杰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她注重关心下一代成长,积极帮助居民调解矛盾纠纷,当记者问起她在工作和生活中最高兴的事时,她所说的都是对居民的帮助。
在隆顺社区提起调解工作,所有人都会对吴昌杰竖起大拇指,她办公桌上的一本本调解日记,已被社区工作人员视若珍宝,里面满满地记载着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方法。如果不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还不知道吴昌杰曾先后获得过抚顺市雷锋式人民调解员、辽宁省优秀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而这些荣誉称号确实实至名归。
吴昌杰告诉记者,刚接触调解工作时她也不清楚该如何着手,矛盾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为此,她一边向社区老同志学习调解技巧,一边学习法律知识,慢慢的,一起起矛盾纠纷她都能处理得得心应手。她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发现矛盾纠纷她都会第一时间到场,从事调解工作十年来,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不下千起。就在前不久,她通过分头调解的方法使一对即将走上法庭闹离婚的夫妇重归于好。
孙静:社区里的“爱心达人”

孙静走访困难家庭
已过“知天命”年纪的孙静是抚顺市顺城区葛布街道的平安志愿者,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了社区里的“爱心达人”,不但促进了邻里和谐,更使平安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而她长期以来义务照顾残疾人王胜获得社区居民交口称赞。
孙静的爱心串起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谁家有难,孙静就会出现在他们身边,嘘寒问暖,使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直面困难。一个平凡人的能力虽然有限,但孙静总是竭尽全力帮助别人。
住进楼房对棚户区的回迁户来说是件大喜事,但对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就不方便了。他们要么年纪大,要么行动困难,爬上爬下对他们来说就很不方便。孙静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参与了社区党总支的温暖弱者小分队,很快,十多个志同道合的居民就积极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为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进行义务服务。
王胜是残障人,独自生活无人照顾。孙静了解情况后主动帮他买菜做饭,并与社区党总支沟通,为王胜换坐便,买挂面、手巾、盆。大家都说,孙静的所作所为温暖而踏实,用爱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用无私的行动书写了人性的真诚和善良。
以前经常有人对孙静说:“干个平安志愿者还这么累,还是别干了!”而孙静总是这样回答:“楼长也好,平安志愿者也罢,我最大的感受不是苦与累,而是帮助别人后的喜悦,那是发自心底的快乐。”
现如今,在这位爱心达人的带领下,新地社区平安志愿者队伍日益庞大,为维护社区平安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