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桓仁公安深入开展抓党建促脱贫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杨清林 通讯员 邹吉兴 | 发布时间: 2016-10-26 09:44
谋定而动 精准施策 居有所安
 
  在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中,桓仁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党委以“两学一做”“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党政机关下基层、党员干部进万家”和“在职党员进社区、为民服务在基层”活动为载体,以务实为民的举措,丈量民生、观照民情,深入落实抓党建促脱贫工作。
 
  工作中,桓仁县公安局通过向“城乡共建”贫困帮扶村——古城镇碱厂沟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基础保障,强化扶贫资金专项经费落实。驻村民警扎根乡村,心系贫苦,帮助村干部查穷根、开药方、找门路、上项目,扑下身子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向贫困村民伸出援助之手,雪中送炭,解决燃眉之急。
 
  桓仁县古城镇碱厂沟村位于桓仁最北部,所属古城镇辖区,距县城48公里,西北部与新宾的富尔江相邻,东南部与本镇的同江村接壤。全村共11个居民组,5个自然村屯,414户,1807人。共有党员41名。由于历史遗留,集体资产山林2016年已确权归组所有。村无其他企业,基本无收入来源,往来欠债达10万元之多,村里很多人在农闲时,靠外出务工挣钱。桓仁县副县长、公安局长彭玉强,政委朱鹏亮,政工监督室主任于清力来到碱厂沟村与村干部共谋发展之路,与驻村工作队研究帮扶工作。在了解到村里在驻村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立了水稻合作社后,彭玉强局长建议驻村工作队对水稻加工搞好前期充分论证,提出水稻深加工的惠民愿景。此举主要解决当地村民卖粮难的问题。同时,延长水稻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通过项目提升村民经济收入,强化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为了帮助村里脱贫致富,县公安局选派驻村民警与村支部书记谷凤军、村委会主任崔昌海一同深入调研,立足长远打算,把精力放在抓思路、抓方向、抓认识上,不做冒进决策。把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力争帮扶工作不只“解一饥”,更在“管百饱”,带领广大村民用勤劳的双手甩掉贫困的帽子。
 
  工作队入村以来,开展村干部党建、农业技术等各类培训5次,受教育群众500余人;帮助村民组成立水稻合作社,统一粮食收储,增加村民经济收入;投资10000余元改善村委会办公环境;积极协调交通、水利、电力部门开展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等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还帮助部门困难群众修缮危房、解决生活困难等具体工作。
 
  郑奎华是华来镇大恩堡村五组村民,今年53岁,他体弱多病不能从事强体力劳动,常年用药打针。妻子有智力障碍,膝下两个孩子,一个参军入伍,一个求学。10月18日,桓仁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主任董红军代表县公安局,在华来派出所所长朱哨兵的陪同下,来到这个贫寒家庭,详细了解家庭情况,送来了慰问金,帮助解决家庭实际困难,董红军还向郑奎华了解今年庄家收成,及子女上学等情况,鼓励他树立信心,早日脱贫。并表示县局将因贫施策,竭尽所能地帮助其走上致富之路。
 
  据了解,桓仁县公安局党委将本着“村强民富、居有所安”的愿景,立足精准扶贫工作这一重点,找准贫困根子,拓宽村民致富路子,统筹与乡村精准扶贫工作,将强力促进抓党建与促脱贫攻坚等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帮扶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