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了铁岭县公安局腰堡派出所,在勤务指挥室里一名民警正在观察着各个监控视频的画面。这位民警叫朱淼,当天他主要负责指挥室的监控工作。“指挥室每天均有值班民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民警主要对辖区重点点位进行实时调度处置,对辖区内的治安监控点以及社会视频进行视频巡逻,查看可疑人员。”朱淼对记者说。

民警朱淼在指挥室监控视频
一小时辛苦,只为一两秒画面
据记者了解,指挥中心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视频巡检、维护机制,实现了探头24小时不眨眼,监控、巡防24小时不断人。去年,派出所就通过视频监控用了不到10个小时破获了一起深夜盗窃电动车案。
据了解,案件之所以迅速侦破,得益于监控视频。但其破案过程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容易,有时候为了一个一两秒的画面,办案民警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反复看视频才能找到。
朱淼介绍,当时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一位百姓的电动车在村屯的便利店门前被盗。随后,值班民警立刻调取了周边的监控,迅速确定了嫌疑人。依据嫌疑人作案后的逃窜方向,民警一路调集监控录像,顺线追击,最后确定嫌疑人的潜逃地点,并立刻出动警力,将其当场抓获。
在这起案件中,民警从接到报警电话到抓到嫌疑人,用时不到10个小时。
“天网”发挥大作用
这仅仅是铁岭县利用视频防控系统的一个缩影。铁岭县地处我省北部,南依沈阳,北接开原,东邻抚顺,西接调兵山,中环铁岭市银州区,是“环沈”“环省”的重要通道,治安状况相对复杂,防控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铁岭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陈晓华告诉记者,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推进平安村屯建设的重要载体,铁岭县公安局始终立足于县城实际,因地制宜,主动推进乡镇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力维护广大农村地区的治安稳定。
陈晓华介绍,目前全县在新台子、腰堡、横道河子、镇西、熊官屯这5个重点乡镇,高标准建设了50处高清视频监控点位;在8条重要的国省干道建成22处车轨点位。通过视频防控系统的应用使全县刑事破案率同比提高了4.5个百分点,办案经费支出却同比下降了10.5%。
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的巡查、侦查手段,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6起。比如成功侦破了涉案金额100余万元的假冒香烟案、跨省系列盗窃骨灰盒敲诈案等大要案件,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同时,通过视频巡查,实时对全县“山头、村头、地头、坟头”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巡控,做到了“见烟就查、见火就罚、成灾就抓”,为确保全县火灾形势平稳可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布局】
顶层谋划,鼎力支持
铁岭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谭新告诉记者,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这一工程引起了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今年以来,铁岭县委、县政府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列为全县十大重点民生工程予以强力推进,县委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在全县各乡镇成立综治中心工作;县政府专门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全县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并形成了完整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和协作机制,为进一步推进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谭新说:“年初,我们经县委同意要求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建立了五大项目,其中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项目为五大项目的重中之重,在全县范围内筑牢五张网,并纳入全年考评工作中。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已全部建立该项目,在全县形成了防控体系的网络。”
此外,铁岭县将立体化防控体系作为重要项目纳入考评机制,由县考评办进行半年、全年工作考评;由县委督察办每月督察;由县综治办每月向县委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和每月向下督促指导工作开展和进展情况。形成了完整的监督考察机制。
【举措】
“五大防线”织密防控体系网络
防线之网格化和“四项整合”
今年以来,铁岭县推行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和警务“四项整合”长效机制,调动党政力量、专业力量、社会力量等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共同参与平安创建。加强了平安辽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基础信息互采、情报信息互通、部门信息互享。实现基层派出所与村网格服务管理联动、民警与网格员业务衔接、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整合办公用地、视频资源、防范资源。
防线之一站式综治中心
通过建立集打、防、管、控为一体的一站式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年初,铁岭县委书记李长涛提出综治中心工作的三个整合:整合基层资源、整合办公场所、整合人员编制,实现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将原有的综治办、信访办和司法所合并,成立综治中心,内设警务室、接待室、调解中心、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会议室,形成了“一站式”的矛盾纠纷接待办理和化解的工作模式。
“一站式”综治中心使大量合理、不合理的诉求得到解决和分流,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了突出的矛盾问题,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据记者了解,目前,新台子镇、蔡牛镇综治中心已建成,面积分别为280平方米、230平方米。其他各乡镇的综治中心将于10月份前全部成立,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人员为5至8人,内部至少设有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警务(接待)室、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五个机构。
防线之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社会化服务
铁岭县建立了县直、县乡横向、纵向的平安建设工作网格化系统工程建设体系。明确了指导思想,划分了组织体系建设、工作内容体系建设、责任机制建设、协调机制建设、监督机制建设五大机制。系统地把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分解到各部门、各乡镇乃至村屯,责任落实到人。
有效整合网格员、治安协管员、人民调解员、计生管理员、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等工作力量在县直、县乡形成全覆盖网格,做到信息掌控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务到位、帮扶管控到位。网格化体系按照项目变化和人员调整一年一更新。
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包括机构队伍、实有人口、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两新组织、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校园及周边安全、护路护线等内容。具备信息采集、事件流转、跟踪督办等功能。已结合综治中心建设在腰堡、新台子、蔡牛三个乡镇开展综治综合信息平台试点建设。
通过创新应用信息化手段,坚持集约化运作,在各乡镇开展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警务监督指挥室设在各乡镇派出所,全面实现24小时视频巡防、视频查证等警务工作,大大提升了实战单位实时预防、打击违法犯罪和维稳处突的能力。
防线之村法治副书记、副校长
铁岭县按照三个一批确定选派人选向全县所有的村和学校选派法治副书记、法治副校长。从公检法司干警、法律工作者、县直各部门学法和熟悉法治工作干部、各乡镇有法治经验的干部中选拔优秀人才,共选派了201名法治副书记、46名法治副校长。
法治副书记、副校长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管理,业务上接受综治办指导。铁岭县委政法委先后下发了《关于法治副书记、副校长为村经济发展服务》《关于切实发挥农村青年在基层平安建设中作用的通知》《关于村法治副书记全程参与村两委换届的通知》等文件,指导法治副书记、副校长要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从法治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维护社会稳定,打击和预防犯罪,为村集体和村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创新服务五方面为村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防线之群防群治
目前,铁岭县拥有100人的巡特警大队,并配备运兵车1台、大卡车1台、警车1台、交通协管员30人,在8条重要的国省干道上投入16名交通警力开展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各乡镇组建专业联防队16支388人,吸收环卫工人、打更工人等168名社会工作者为治安联防员,组建治安志愿者队伍320支1208人,有专业保安120人。实现了向民力要警力,克服了警力不足的困难。
社会各界人员广泛参与平安建设,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治安员、联防员、志愿者等统一服装、统一标识,大幅度提高了街面见“警”率,配合天网的布控使不法分子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