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雷神山医院,为提高救治率、降低病亡率,各医疗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夜以继日与病魔抗争。其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支援雷神山医疗队以“重管理、善管理”赢得了同行的称赞。
2月8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174名医护人员星夜兼程,抵达武汉,作为外省支援雷神山医院的第一批医疗队投入战斗。按照雷神山医院及辽宁前线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牵头单位,与来自大连市属的其他9家医院的79名医疗队员,共同组成大连驰援雷神山医疗二队,负责雷神山医院4个病区的184张床位。
领队刘志宇告诉记者:“医疗队到达雷神山时,雷神山医院基础建设尚在收尾阶段,全体医护人员与疫情抢时间,仅用一天半时间即完成病区准备,顺利收治第一批患者。”在一家初建的医院,一支由10家医院的医护人员临时组成的战斗队,面对的又是陌生的病毒,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队伍的战斗力?医疗队决定从管理入手,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星级管理模式整体复制过来。
星级管理的核心是精细化管理。医疗队借鉴医院7S管理工作经验,在雷神山医院率先建成7S管理的标准病区,将病区每一个功能区域都进行标准化的划分和明确标志。对病区内办公设备、医疗设备、医护装备物品、清洁用具进行规范要求和标签化定位;对药品柜和物资库房实施分级分类放置,各物品分层标志、定位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病区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有效减轻医务工作者的体力消耗,也确保了药品、输液用具、仪器设备的合理规范使用,从而将影响患者安全的不良事件和医院感染的隐患降到最低。
特色专科管理是大医二院星级管理的独特优势。大医二院是“全国静脉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在构建VTE防治精细化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科学的干预措施是降低住院患者VTE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有力保障。在雷神山医院,老年新冠肺炎患者居多,也是VTE的高发人群。为此,医疗队在病区构建起VTE管理体系,因地制宜采取预防药物干预、功能锻炼等诸多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大医二院是辽宁省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主委单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医院,医护人员在加速康复理念方面均有较深的实践体会。各病区接收新冠肺炎患者后,专家们发现新冠肺炎感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等同于另一种创伤,有很多外科加速康复手段可以移植至新冠肺炎的康复中来,包括心理干预、不适感干预、营养支持、管道管理、运动康复。针对这一发现,各病区均对适宜患者采取“组合拳”式康复措施,极大减少或降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加速患者的康复,患者也获得了极佳的治疗感受。
优质服务是星级管理的基石。在雷神山医院,医疗队提出“离患者更近一些,让医疗更暖一些”等口号,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护理等方面给予患者全方位的照护。
医疗队负责的病区里,许多老年患者伴有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和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而且没有家人陪伴,许多护士就成了他们的亲人,不仅打针、送药、测体温等基础护理,同时还承担了护理员、保洁员、心理疏导员的工作。
不少患者因恐惧、担忧而情绪低落,为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拉家常,忙碌之余,还为患者刮胡须、洗头、过生日,凡是患者提出的需求都想尽办法去满足。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面屏和两层口罩操作,许多护士一个班下来有虚脱的感觉。”90后护士王婷说。
3月28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支援雷神山医疗队负责的病区全部清零,在过去的49天里,这支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289人,治愈出院26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