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辽宁消防畅通服务经济建设“最后一公里”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16-07-27 09:30
  提到消防官兵,你能想到的是什么?浓烟烈火中最美的逆行,激浪洪流中坚强的守候,地震废墟中执着的搜救……消防官兵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始终都在时刻待命,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而随时出动,不顾一切,用坚守和付出去换取千家万户的平安和幸福。
 
  与此同时,走访联系近千家企业、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构建十分钟消防便民服务圈……这些,也是我省消防官兵每天都要做的事儿,各地消防官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畅通服务我省经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优质的服务送到企业、老百姓身边。
 
  沈阳消防
  走访联系企业761家
 
  沈阳工业博物馆虽为区政府直属项目,但无消防验收手续,沈阳市公安消防支队铁西大队积极与沈阳市公安消防支队验收科进行沟通,协调项目验收事宜,得到了工业博物馆相关领导的一致认可。

 
  据统计,自6月1日以来,沈阳市公安消防支队共走访联系企业761家,召开各类企业代表座谈会80次,征求意见建议237件,意见建议整改反馈222项,出台支队级服务举措10条,消除安全隐患1969项。办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与营业前安全检查并联审批49件;为重点工程项目消防审批提供服务22次,为企业提供一次性消防申报服务44次,缩短时限办理消防审批重点工程项目及民生工程15个,共办理消防设计审核、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公众聚集场所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项目79个,提前告知43个建设工程按照规定无需办理备案。
 
  抓载体促进多面宣传
 
  沈阳支队围绕进企业、保稳定、促发展出台了《沈阳市应对社会经济下行压力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十项规定》,全面落实取消部分审批项目、取消部分审批要件、合并审批程序、简化申报材料、实行“绿色通道”服务、缩短审批时限、实行“审批预约”服务、实行“提前介入”服务、实行“首错不罚,慎用拘留和查封”、实行“廉政监督,实时反馈”、实行“万名民警走基层”等工作举措,多种渠道为企业服务创新举措,强化内部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素质。
 
  抓时机实现服务管理并进
 
  沈阳支队与执法执勤同步进企业、送服务。抓住服务经济建设进企业时机,实现排查隐患和服务经济并举。对全市6503家消防重点单位,全部落实“六加一”防控措施,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同时,分层次明确重点开展走访活动,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开展免费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消防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抓成效力求为民务实
 
  沈阳支队建立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回执回访制度。支队纪委牵头,采取实地走访、电话回访、发放《消防监督执法回执单》等形式开展执法回执回访,对消防行政许可、消防行政处罚、火灾原因调查、消防行政强制措施等全部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全领域管控,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广泛征求社会群众意见,认真倾听人民群众呼声。
 
  锦州消防
  创建优质服务窗口 打造高效服务环境
 
  锦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把加强消防窗口建设作为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工作作风和推进管理创新的重大举措,在全市范围内召开消防服务窗口建设工作会议,全方位统筹推进窗口建设工作良好开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

 
  突出消防便民服务工作摆位
 
  锦州支队以改善办事环境、提高行政效能、提升人员素质为目标,采取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约谈企业法人代表、行风评议员,回访消防办事人员的方式,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窗口建设,带动整体便民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将“人民在我心中,我让人民满意”的消防服务理念落实在行动上。
 
  提升消防服务窗口建设标准
 
  锦州支队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窗口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将消防办事大厅分成窗口服务区和群众等候区两个部分,整体色调和装修风格均以温馨舒适为主,除增加了办事窗口数量和必要的办公设备外,还专门为群众准备了休息桌椅、饮水设施、报刊杂志和便民箱。
 
  提高消防服务窗口行政效能
 
  为提高消防执法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锦州支队制定了一系列的便民举措,将消防窗口打造为便民利民、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对群众办理的有关事项,制作办事指南提示单。坚持做到“三个一”,即答复咨询时一次性说清,表格发放时一次性给清,审查材料时一次性写清,使群众办理业务快捷明了。考虑到社会弱势群体等优抚对象在上班时间不便办理业务的特殊情况,实行延时服务和预约服务,窗口值班人员周六上午留专人受理申报业务,接受群众咨询。
 
  朝阳消防
  全面构建“十分钟消防便民服务圈”
 
  “十分钟便民服务圈”是指以社区居民的居住地为圆心,以不超过十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设置便民服务机构、服务网点或服务项目,着力解决居民生活存在的实际问题。

 
  朝阳市公安消防支队将构建消防便民服务圈工作与“网格化”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初步达成了“提出需求有人回应,遇到困难有人帮助”的根本目标,有效提升了民众消防安全意识。
 
  十分钟反馈消防安全隐患
 
  街道通过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将消防便民服务与网格化管理纳入综治管理平台之中,借助平台信息系统,可以详细地掌握街道各个社区的基础信息。居民如果发现社区内存在火灾隐患,可以通过互联网将隐患上传至平台,也可以通知网格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将隐患上传,同时,社区保安、义务巡逻队、保消巡逻队均可通过手机终端第一时间将隐患上传,街道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会及时与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沟通处置火灾隐患,确保了十分钟内火灾隐患有效反馈,有效清除了社区动态火灾隐患,保障了社区消防安全。
 
  十分钟组织初起火灾扑救
 
  街道成立了38支巡消机动队,社区成立了77支保消巡逻队,由街道综治办主任负责,社区警务中队长协助,网格员、民警、协警等为成员,统一由消防办指挥。政府为巡消队配备了电动巡逻车、消防手套、灭火器、防毒面罩等常用消防器材,以确保日常巡逻时对发现的火情及时进行前期处置并维护火场秩序。
 
  十分钟解答消防疑难问题
 
  市局在全市77个社区警务室内设置了消防咨询点,由社区民警免费为居民讲解消防法律法规,解答消防疑难问题。年初以来,支队先后组织社区民警开展消防安全培训12期,培训民警1100余人次,大幅提升了民警消防业务能力,同时支队印制了消防申报审批程序宣传页、《消防法》单行本、《辽宁省消防安全条例》单行本、《家庭消防安全知识手册》等多样式的消防宣传材料,放置于社区警务室,免费为上门咨询的居民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