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致敬平凡英雄:“小哥”中的好人好事好榜样——我省新就业群体凝聚城市文明新力量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任晓霞 | 发布时间: 2025-09-16 08:33

  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征程中,党建如同高扬的红帆,为新就业群体锚定航向。

  快递员穿梭街巷递送包裹,外卖骑手风雨兼程传送餐食,这群奔波在城市脉络中的“小哥”,不仅是民生服务的“摆渡人”,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沈阳美团骑手赵中华火海逆行救人,大连外卖骑手胡云平马拉松赛道守护受伤选手,鞍山外卖骑手黄奇帮独居老人扛米送油,阜新外卖骑手朱帅化身“灭火侠”化解险情……在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两新”工委、省邮政管理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快递、外卖行业凝聚起磅礴“新”力量。

  无数“小哥”用一次次挺身而出、一回回暖心相助,在辽沈大地上书写着温暖篇章,让城市更有温度,让振兴更有力量。

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有关领导将证书与慰问金交到逆行火海救人的美团骑手赵中华手中

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有关领导将证书与慰问金交到逆行火海救人的美团骑手赵中华手中

  烈火见真章 危急时刻显担当

  他们每天和时间赛跑,却在危急时刻愿意为陌生人“慢下来”。

  “当时没想那么多,就听见里面有人喊救命,不自觉就冲进去了。”回忆起4个多月前那场火灾,沈阳美团骑手赵中华的手仍会下意识攥紧,掌心似乎还残留着火场的灼热。

  今年4月20日晚上,沈阳市方明街一处停车棚突发大火,150平方米的空间瞬间被烈焰吞噬,78辆电动车、4辆自行车在火海中噼啪作响。刚结束配送任务的赵中华途经此处,刺鼻的焦糊味裹挟着女子的呼救声扑面而来。

  没有丝毫犹豫,赵中华冲进浓烟滚滚的车棚,奋力将被困女子从杂物间拖拽到安全区域。顾不上喘口气,看到车棚门口的车辆可能成为“助燃剂”,他又两度折返,徒手将车辆转移到空旷地带——这一举动,不仅为消防救援争取了关键时间,更帮群众减少了数万元财产损失。

  “就像看到有人掉沟里伸手拉一把那么自然。”当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为他颁发证书时,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笑得有些腼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逆行的背影,早已被路人定格成朋友圈里“最帅的风景”。

  这样的“逆行”,在我省新就业群体中并非孤例。盘锦市德晟物流公司快递员胡晓光在居民楼突发火情时,接过同事递来的灭火器直冲浓烟源头,一罐喷尽立即更换下一罐,直到第四罐灭火器耗尽,才在火势蔓延前将大火扑灭;阜新外卖骑手朱帅送餐途中遇电动三轮车起火,车主慌乱无措时,他从外卖箱里翻出随车携带的灭火器,几十秒内就将明火扑灭,确认无复燃风险后才匆匆赶往下一个送餐点;本溪桓仁饿了么女骑手周悦,凌晨送餐时发现骑摩托车男子撞上石柱倒地不起,她一边将伤者搀扶到绿化带避险,一边拨打110和120,哪怕耽误了送餐被客户投诉,也始终守在伤者身边直到救援人员抵达。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约配送行业党委相关负责人感慨,这些看似偶然的善举,实则是党建引领下新就业群体责任感的必然流露——通过常态化开展的应急培训、道德讲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已融入“小哥们”的日常。

外卖骑手张羽上门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独居老人办理线上养老保险认证

外卖骑手张羽上门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独居老人办理线上养老保险认证

  街巷传温情 点滴善举暖人心

  他们送的不只是包裹和餐食,更是温暖和安心。

  “张姨,您别急,这肯定是诈骗!”今年春天,抚顺饿了么骑手张羽在送餐时,听到28号楼的张姨正举着电话哭,说自己“涉嫌毒品走私”,要按“上海警察”的要求去银行冻结账户。张羽心里一紧,立刻上前制止,却被情绪激动的张姨指责“多管闲事”。

  “就算您骂我,我也不能让您去!”张羽一边死死拉住张姨,一边掏出手机联系社区网格员。等网格员赶到,两人一起拿出近期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例,张姨才恍然大悟,抱着张羽连连道谢:“多亏了你,我的退休金差点就没了!”

  今年43岁的张羽,还有一个身份——抚顺市东洲区万新街道万福社区“流动网格员”。

  每天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他的电动车不仅是送餐工具,更是“民情收集站”——看到小区挡水墙破损,他拍下照片传给社区;发现独居老人佟奶奶行动不便,他主动结成帮扶对子,约定每天通过窗帘开合确认老人安全;遇到居民水电费代缴、残疾人家庭漏水维修的需求,他总能挤出时间搭把手。

  “我们天天在社区转,哪里有问题最清楚,能帮就帮一把。”张羽的话朴素直白,却道出了辽宁众多“小哥网格员”的心声。

  在大连,外卖骑手胡云平则在马拉松赛道上诠释了“服务”的另一种含义。

  今年5月11日,第35届大连马拉松进行到珠莲街路段时,一名选手因足踝扭伤瘫坐路边,脸色苍白。正在该路段参与志愿服务的胡云平立刻冲过去,凭借急救培训学到的技能为伤者简单处理伤口,又果断将外卖箱移到踏板上,腾出后座让伤者坐下。

  护送途中,他一边避开颠簸路段,一边帮伤者联系家属,直到把人安全送到医疗点位,才长舒一口气:“配送不能误时,救人更不能误事!”

  鞍山外卖骑手黄奇帮独居老人扛大米上楼、顺手带走垃圾,鞍山快递员张宇昊协助社区清理杂物、盘活小区停车位,朝阳顺丰快递员姜立伟协助警方拦截被盗手机,丹东东港美团骑手高考期间设立“爱心助考站”……这些发生在街巷里的细微善举,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城市的民生角落。

  省邮政管理局快递行业党委负责人表示,通过推动“社区报到”机制、组建志愿服务队,全省已有6539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担任兼职网格员,789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让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愈发通畅。

东港市美团骑手高考期间为考生设立了“爱心助考站”

东港市美团骑手高考期间为考生设立了“爱心助考站”

  党建聚合力 赋能发展启新程

  党建,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让“小哥”有归属、获得感、幸福感。

  “以前觉得送外卖就是一份谋生的工作,现在找到了‘组织’,心里更踏实了,也明白自己能做的还有很多。”在锦州兴达配送党支部(美团)的党员活动室里,骑手李明指着墙上的“党员示范岗”标识,眼神里满是自豪。近三年来,这个党支部已有14名优秀外卖员入党,越来越多的“小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这种归属感的提升,源于辽宁对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持续深耕。

  从省市县三级快递行业党委、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全覆盖;从制定《辽宁省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十一条措施》,到建设3234个快递行业“爱心驿站”、336个网约配送员“暖新食堂”;从推动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到开展免费体检、法律援助……这一系列举措如同“红色纽带”,将分散的新就业群体紧密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在沈阳,“蜂行沈阳”党建品牌下,“骑士爱心礼包”“理发优惠卡”送到了“小哥”手中,“骑手友好社区”解决了“进门难”问题;在阜新,“红色骑手”微信群里,党员们在线上学习党的理论,线下参与“随手拍”反馈民生问题,1361件诉求化解率达99.04%;在本溪,3.25万元专项资金为快递员购买专项保障计划,为从业者筑牢 “安全网”;在盘锦,三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快递员进小区管理,让“最后一百米”配送更顺畅。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党建+服务+治理”的模式,全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与行业发展、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在党建引领下,沈阳1500余名外卖骑手通过“随手拍”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反馈线索104条;阜新30名“外卖小哥”担任“城市移动网格员”,助力社区环境改善。

  如今,行走在辽沈大地,无论是繁华都市的商圈,还是宁静乡村的街巷,总能看到快递、外卖“小哥”忙碌的身影。他们的电动车上,或许还贴着“党员示范岗”的标识;他们的口袋里,或许装着刚收到的“暖新”慰问品;他们的心里,或许还记着党组织叮嘱的“服务为民”初心。这些平凡的劳动者,正以善举为桨,劈波斩浪,在每日的奔波路上,向上向善向阳光。

  记者手记

  他们是一座城市最敏锐的雷达,是城市不可缺少的“毛细血管”。

  采访中,记者看到快递、外卖“小哥”的双手,有的布满老茧,有的沾着墨水,却都有着相同的温度,那是在火海中托举生命的温度,是帮老人扛米上楼的温度,是为陌生人找回失物的温度。他们配送“爱心”,温暖全城。忙碌的他们,身上有光。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他们是城市里流动的“热血英雄”,在他们身上,印证着温暖的双向奔赴。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