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新春走基层】锦州:万家团圆时 公安“不打烊”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驻锦州记者 王璐璐 | 发布时间: 2020-01-21 10:53

  1月17日,农历小年,在锦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幕上,时间显示着18:00。此时,锦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调度科里,各工作平台的民警一边在电脑前处理着手边的公务,一边不时抬头关注着监控大屏幕上传来的城区实时监控画面。电话声此起彼伏,似乎和平日并无不同,这条城市里最繁忙的热线在小年夜里还是那样紧张又忙碌……

  “节假日尤其是春节期间突发事件多,我们不敢有一丝懈怠,正因为这种特殊岗位要求,对于我们来说,节啊、年啊不过就是365个工作日中的普通一天。”锦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调度科科长张俊坤笑着告诉记者。

  接警、记录、调度、处置、反馈……110指挥中心是公安系统的中枢神经,所有的警情都要汇聚到这里,所有指令都从这里发出。

  张俊坤指着监控大屏幕对记者介绍道:“通过实时屏幕,我们可以发现各区段的不稳定因素,同时对重要路段和治安复杂区实时监控,确保发现情况及时处置。接到报警后,我们会快速、准确地完成问询、录入,再根据警情不同立即指令相关警种赶赴现场快速处置。”

记者(左二)在指挥中心调度科采访

记者(左二)在指挥中心调度科采访

  “过年期间,以治安类、交通类、火灾类的报警警情居多,今天白天我们接到500余个报警电话,其中有效警情300余个。”调度科民警刘松对记者说,每一班民警都要坐在接警台边10个小时,眼睛要一直盯着电脑、脑子要不停地转、嘴巴要不停地说,一天接几百个报警电话下来,嗓子都哑了。他粗略算了一下,调度科的每名民警每年的工作时间都要超出国家法定工作时间136小时。“这里不分什么节假日,一天24小时都要有人值班,因为没有一个人能预知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想细、想全、想万一’。”刘松继续说道。

  接警员宋冬是“80后”,采访期间,记者看见她一直在接电话,声音温暖,让人感觉亲切。趁着没有电话,记者跟她攀谈了起来。“从我5点接班到现在,已经接了40个报警电话,最忙的时候,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我们这上厕所、吃饭都要‘轮班’。”群众的每个电话都是对警察的信任,从接警电话、规范录入到警情处置,高标准要求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宋冬告诉记者,接警、处警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责任重大,如何提高接处警效率,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报警求助能否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置。

  “接警员工作背后有许多人们不知道的委屈。”看见记者采访宋冬,张俊坤说道,“我们的接警员每天都会接到一定量的骚扰电话,有的群众认为警察是万能的,报警内容超出了公安机关的处置范围就咆哮、苛责、辱骂,秉承‘不能挂断群众的每一个电话,不能忽略群众的每一次诉求’的原则,宋冬和同事们只能耐心地安抚、不厌其烦地劝解,一直都是用最平和的语调与对方沟通。”

  在指挥中心,记者听到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年真的到了!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