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政法委联合辽宁法制报共同推出“市县政法委书记访谈”专栏,记者与政法委书记面对面交流,倾听政法机关的“领头人”针对各项工作谈成绩、谈感受、谈问题、谈打算。今天,记者的专访对象是新民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郑庆新。
推进“精细化” 构建新格局
新民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郑庆新
辽宁法制报:新民市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举措?
郑庆新:在“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方面,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市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工作站、工作室共90个,共有210名专职律师,实现全市335个村一村一名律师的全覆盖。在“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工作方面,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群众广议、向市级以上文明村镇学习借鉴等形式,完善村规民约的设立,加大制约力和执行力。同时在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中,落实市、乡镇街、村(社区)、组共四级网格划分,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29个,三级网格368个,四级网格1920个,网格员2249人,建立“一长多员”网格队伍,实现了全市上下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综合优势,建立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整合资源、集中办公、联合调处,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对各类民间矛盾纠纷提早发现、提前介入、集中梳理、前沿处置、依法化解。
郑庆新(左)接受辽宁法制报记者邵小桐采访
辽宁法制报:新民市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是否形成了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郑庆新: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平安村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工作中,不断强化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基层党建工作为统领,优化村党支部党建工作组织架构,以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整合资源力量,积极推广柳河沟镇大赵屯村强化 “三个三”(三支队伍、三个系统和三个站/室)的建设经验,加强村级党组织服务、凝聚、管理能力,借用外力、增强内力、营造合力,使村党支部成为寻找问题的平台,服务群众的阵地,形成“重大事情联商,公益活动联做、平安和谐联创、文体活动联办、党员志愿者联动”的五联机制,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郑庆新(前排右二)到新民市胡台镇七公台村调研
辽宁法制报:新民市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郑庆新:今年,我们强力启动扫黑除恶“百日会战”,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套路贷”、深化行业治乱及整治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三大专项行动。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新民市共打掉涉恶势力犯罪团伙6个,正在查办涉黑组织1个,查扣涉案资产280余万元,有力震慑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还查办了“村霸”、“菜霸”、“保护伞”等涉恶案件,在全市产生极大的反响,对黑恶势力起到强有力震慑,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取得了看得见、感受得到的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