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政法委联合辽宁法制报共同推出“市县政法委书记访谈”专栏,记者与政法委书记面对面交流,倾听政法机关的“领头人”针对各项工作谈成绩、谈感受、谈问题、谈打算。今天,记者的专访对象是沈阳市和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凯。
发展“枫桥经验” 助力社会治理
沈阳市和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凯
辽宁法制报:和平区是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
张凯:近年来,我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以民事纠纷调解为切入点,不断探索工作新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取得了积极成效。培育个人品牌调解室,建立了南湖街道文安路社区“胡静琴书记工作室”,同时,注重发挥其传帮带作用,组织社区书记们轮流来“胡静琴书记工作室”学习,大力推广胡静琴的社区治理成功做法、服务群众工作的具体方法和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行业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用的典型经验,在全区收到良好效果,“胡静琴书记工作室”的“头雁效应”得到有效发挥。
张凯(右)接受辽宁法制报记者邵小桐采访
辽宁法制报:在做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和平区有何创新举措?
张凯:和平区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已全部建成,大大提高了矛盾纠纷调解的工作效率。2011年建成了沈阳市首家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物业纠纷300余件。为了更好的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我区创新推行了“网格+综治”工作,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纳入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将综治网格与全区社会治理网格合并,网格员每天深入辖区进行巡查,在第一时间掌握社情信息、了解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下一步,我们计划试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奖励机制,鼓励基层网格员积极发现矛盾纠纷,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动性,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的工作目标。
张凯(右二)到企业调研
辽宁法制报: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和平区推出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
张凯:我们高标准完成了中央督导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压实政治责任,严格把握案件认定标准,强化工作制度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我们先后开展了太原街万达地区、沈水湾地区联合整治,整治保健市场“百日行动”,整治营运车辆非法经营行为等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们对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举报平台交办的16件问题线索深挖彻查,并与实名举报人取得联系反馈结果,真正做到“案案有人管,件件有回应”。截至目前,我们累计核查各类涉黑涉恶线索674条,对九类涉黑涉恶案件立案侦查229起,刑事拘留351人,逮捕244人,移送审查起诉196人,已判决155人;打掉具有黑社会性质组织2个,恶势力集团2个,恶势力团伙2个;依法扣押,冻结涉案赃款6000余万元,扣押车辆3台,冻结车辆7台,冻结房产59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