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担当 砥砺前行 切实履行好新时代职责使命
专访铁岭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孟翔飞
孟翔飞(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辽宁法制报: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铁岭作为辽宁省内首个试点城市,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进展?
孟翔飞:6月19日,辽宁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工作率先在铁岭启动,我们充分发挥市委政法委的协调作用和法治事务服务中心的职能优势,与中国政法大学开展合作,并与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制定了《铁岭市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实施意见》;整合了法律职业工作者,建立一体化联合培训机制,努力实现法律职业者统一的法律信仰、法律思维、执法理念。
在具体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工作举措共商、平台载体共建、风险隐患共防、突出问题共治、信息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
辽宁法制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铁岭政法系统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
孟翔飞:铁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落实省委“1+8”系列文件和“重强抓”专项行动的重要抓手,出台了《铁岭市政法机关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开展了“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着力解决突出执法司法问题”专项活动。
9月6日,铁岭市民营企业法治维权中心揭牌成立,同时开通了全市政法机关民营企业法治维权投诉热线电话,帮助企业解决在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受到了广大企业的好评。
辽宁法制报: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对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铁岭是如何构建大调解格局的?
孟翔飞:10月末,铁岭市、县两级非诉讼纠纷调解中心相继成立,旨在加强诉源治理,将化解矛盾的窗口前移,准确把握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需求,有效地解决矛盾纠纷。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我们始终以人民的诉求为出发点,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雪亮工程”、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督导“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扎实开展信访代理工作。
我们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通过共商脱贫致富、解决家庭矛盾、和谐邻里关系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发展“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新途径,如西丰县陶然镇的“百姓半月谈”、铁岭县腰堡镇的老裴调解室。我们还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群团组织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意见》,如铁岭市妇联开展的覆盖全市城乡的百合家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了群团组织在化解基层矛盾方面的作用,进一步畅通了矛盾纠纷化解和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了“自治、德治、法治”农村社会治理的三治融合。
辽宁法制报:铁岭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
孟翔飞:截至目前,全市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6个,打掉涉恶犯罪集团1个,打掉涉恶犯罪团伙29个,扣押财产5.34亿元;掌握“保护伞”线索367条,已立案57起,处理37人,党政纪处分39人,留置4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