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平(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辽宁法制报:大连市政法机关是如何着眼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治安防控体系提档升级,统筹构建治安防控新格局的?
王正平:我们着眼于“与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相适应,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目标,把治安防控体系统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落实《大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逐步构建起全域覆盖、立体防控的新格局。
一是以战略思维织密“八张网”。以“四化”为方向,在全国普遍建立“五张网”的基础上增加矛盾纠纷、沿海口岸、公共安全3张防控网,通过优化布局、织密网络、重点建设,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八张网”,确保各类治安要素全部纳入体系之内,实现全方位有效管控。
二是用项目牵引补齐“三个短板”。始终把合力不强、活力不足、效率不高作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急需补齐的“三个短板”,坚持在完善一体化运行机制上用实劲、出真招,相继启动并持续推进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层基础建设等68个重点项目,有效推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是靠健全机制强化“第一责任”。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健全完善责任机制,压实“一把手”治安防控责任。
辽宁法制报:为护航大连高质量发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大连市政法机关如何创新手段优化多元化解模式?
王正平:全市政法机关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契机,着力在提升工作格局上发力、在打造化解平台上用劲,并坚持变中求新、变中突破,持续推进化解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化解效能。
一是全域推行“综治中心+”化解模式。以基层综治中心为依托,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解在萌芽状态;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六级联创”,每年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2000余件。
二是全力推行“法律服务+”化解模式。充分发挥政法资源优势,统筹推进诉调对接、警调对接和“一社区(村)一律师”工作,试点推行商事仲裁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机制,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共识。
三是全面推行“信息网络+”化解模式。研发全省首个以人民调解为主要功能的“大连调解云”移动互联网平台,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840名专兼职调解员经全面培训上岗,为群众提供“键对键”“脚板加鼠标”的法律服务。
辽宁法制报:大连市政法机关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方面取得了哪些实效?
王正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大连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得到明显遏制,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监管明显加强,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在黑恶犯罪案件办理方面,一批涉黑大案要案的成功告破,沉重打击了长年盘踞在大连的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在违纪查办方面,坚决贯彻“一案三查”“两个一律”要求,建立“1+3”制度体系,同步推进定期协商、分析研判、双向移送、交叉办案、追责问责等5项机制,采取问题线索大起底、重点案件集中研判、办理情况“回头看”等务实举措,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
今年1—8月,全市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8.93%,八类主要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6.1%,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成功举办,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