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政法委联合辽宁法制报共同推出“市县政法委书记访谈”专栏,记者与政法委书记面对面交流,倾听政法机关的“领头人”针对各项工作谈成绩、谈感受、谈问题、谈打算。今天,记者的专访对象是大连市沙河口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兵。
基础网格覆盖 夯实和谐基石
大连市沙河口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兵
辽宁法制报:沙河口区实施网格化社会治理的背景是什么?
马兵:沙河口区是大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作为“老工业区”,历史遗留问题多,社会治理难度大。2018年,沙河口区从辖区群众需求出发,从精细化社会治理入手,从网格化服务管理破题,全力打造新时代城市版“枫桥经验”,走网格化社会治理的路子,实践证明,这条路子走对了,也走通了。
马兵(左)接受辽宁法制报驻大连记者王怀实采访
辽宁法制报:沙河口区的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都有哪些做法?
马兵:总地来说,就是“划网格,建队伍,办实事”。“划网格”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统一划分630个基础网格,确保覆盖全区地域、惠及全区群众。“建队伍”就是为每个网格都配备1名社区工作者来担任网格长,还有民警、执法队员、机关工作人员等也都下沉到网格,搭建起网格事项流转“直通车”。还有“办实事”,目前,网格化服务管理可以办理7类80项网格事项,网格长每天两次进网格,主动联系群众,收集社情民意,提供公共服务。
网格员走访
辽宁法制报:能介绍一下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具体工作流程吗?
马兵:网格化社会治理实行的是一套闭环式工作流程,主要包括社区网格微循环、街道小循环、区级大循环。实现这一流程,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我们建成网格化智慧管理平台,发放手持移动终端,网格事项通过终端上报、平台流转,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辽宁法制报:到目前为止,网格化社会治理取得了哪些成效?
马兵:2018年5月,网格化社会治理全面铺开以来,全区受理网格事项5.6万余件次,办结5.5万余件次,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辽宁法制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沙河口区取得了哪些实效?
马兵:经过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和全区上下近两年的共同努力,我们跨区侦破了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起诉、审判了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省第一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全市第一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全市第一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保护伞”案件;辖区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8.7%,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十类案件”同比下降7.9%,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