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回家过大年,说说心里话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沈新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戒毒学员 兆志宇 | 发布时间: 2018-03-02 09:43

  编者按 

  为贯彻司法部“治本安全观”精神,春节期间,我省部分服刑人员、戒毒学员回家欢度春节。如今,这些回家过年的人返回了监所,继续接受改造或教育矫治。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围绕他们回家过年的故事,即日起,本报开设“我的探亲故事”栏目。

  我的探亲故事

  2月15日是个特别的日子,不仅因为这一天是大年三十,还因为这一天在沈新强制隔离戒毒所内,我脱掉了身上的学员服,穿上自己崭新的衣服,准假3天,回家过大年,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当天早晨,在其他学员羡慕的眼神中,我走出宿舍,在办公室内,警察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在办理完各种手续后,我跟妈妈走出沈新所的大门,坐上表哥的车,沿沈新路向东开去。车上,妈妈紧握我的双手,激动的泪花在眼里滚动。我的双眼也噙满泪水,我的心在感觉妈妈手上的炙热,喜悦之情在母子之间传递。车很快就到西站了,在路口左转就上了西二环,那宽阔笔直的立交桥不知是何时建的,既方便又快捷,不到10分钟,就到丁香立交桥了。车又沿北二环走了一阵子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处上了南北快速道,我问表哥,南北快速道是什么时候通车的?表哥回答是去年。车到沈北新区福州路我家时,以前需要2个小时的车程,如今,只用了1个小时就到家了。回家第一体会就是:沈阳的路比以前顺畅多了。

  当我刚迈进家门,7岁的女儿就扑了过来,一声声“爸爸”叫得我心碎心醉。虽然,女儿少了几分稚嫩,但依然是那么的天真。女儿一直晃动我的双手,说:“爸爸,今年7月,我就上学了,你一定要答应我一件事,开学第一天,你跟妈妈都要去送我。”望着孩子渴望的目光,我用力地点了点头。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乖女儿,到那时,爸爸一定领着你的小手,走进校门。回家第二个体会就是:只有安心戒治,争取多减期,才能早日回家,兑现对女儿的承诺。

  今年是爸爸的本命年,爸爸马上就要退休了,但不凑巧的是爸爸的“腰脱”又犯了,这几天,一直在床上躺着。到家第二件事,为爸爸打盆热水,先泡脚,又用毛巾给爸爸擦身子。爸爸的泪水打湿了枕巾,嘴里一个劲地说:“真没想到除夕儿子能回家过年,更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变得孝顺了。”回家第三个体会就是:尽了做儿子的孝心。

  年三十儿,我下厨房炒了两个菜,当把热气腾腾的炒菜端到妈妈面前时,妈妈乐得合不拢嘴;团圆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我还手把手教女儿包饺子,看女儿学的认真样子,心里甜甜的;在子夜守岁后,按家乡的风俗,给父母磕头拜年,圆了做儿子的心愿;还用自己以前的手机,给亲戚朋友发微信拜年,并在“老同学”群里发“红包”,抢“红包”,在微信群里一个个疑问的表情中,给众人细说自己获准假探视回家过年,有的人信,有的人半信,解释完,天都亮了。回家第四个体会就是:尽享人间天伦之乐。

  大年初一,去给同在沈北新区住的二叔拜年,一进屋,就把二叔吓了一跳,说还没有到期,你小子从哪冒出来的?我紧忙解释,二叔信了,嘴里一个劲地夸党的政策好;又去给在同小区住的、我的班主任、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的董老师拜年,老师听完我的“来历”后,再三叮嘱我,珍惜探视机会,按戒毒所要求去办。回家第五个体会是:亲朋好友给你的都是正能量,但昔日“毒友”给你的是负能量,一定要洁身自好,把握住自己。

  探视假结束,我按时回所。我又穿上了学员服,新的戒治生活又开始了。我的探亲故事也讲完了,党和政府的恩情是今生今世都讲不完的。

  (王凤雨/本报记者 石健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