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他们是我们心中的“最美” 砥砺奋进的五年·司法行政好故事展播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徐成君 记者 石健 | 发布时间: 2017-11-21 11:37
  编者按
 
  为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行政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取得的成就和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司法部举办“砥砺奋进的五年·司法行政故事”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评选,评出最美监狱人民警察、最美戒毒人民警察、最美律师、最美法律援助人、最美普法人、最美公证员、最美司法鉴定人、最美人民调解员、最美社区矫正工作者等各10名。我省有多位司法行政工作者脱颖而出,这些入围人选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润物无声的戒毒人民警察
 

省马三家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戒所三大队副大队长于洪
 
  他是全省3000多名戒毒人民警察中的普通一员,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从警10余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管教一线,重复着平凡而有意义的教育戒治工作,因工作业绩突出,多次立功受奖。在执法过程中,他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教育和挽救戒毒人员,帮助其戒除毒瘾,修复个体身心,修复家庭关系,重新回归社会,书写了一篇篇朴实生动、润物无声的工作日记。
 
  社区矫正战线上的病魔搏击强者
 

沈阳市苏家屯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张艳丽
 
  张艳丽常说:“法律就是规范人、教育人、改造人的教鞭。小小司法所就是实现我人生价值的地方。我要用法律教鞭规范自己,教育他人。”她在帮教管理中都以法、以情、以德帮教每一个服刑人员。
 
  张艳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一个12岁活泼、聪明、可爱的儿子,是一个贤妻良母。事业上选择了最能体现出她人生价值的社区矫正工作,她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每天憧憬着幸福生活和美好人生。
 
  2013年的一天,由于身体不适,她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体检,医生告诉她,她得了绒毛膜癌,这一晴天霹雳将她击倒,整个人生的希望被击碎,仿佛磨盘大的石头压在身上,使她难以呼吸,从此医院成了她第二个家。在大家的关心下,她从病魔的阴影中一步一步艰难地走了出来。在此期间的两年中她忘我地工作,又将阳光的一面展现在他人面前。凡是熟悉她的同事、朋友都深受感动地说:“这哪是个病者,而是一个强者在拼啊!”
 
  雷厉风行的法援律师
 

本溪满族自治县专职法律援助律师王兆清
 
  多年来,王兆清带薪休假不超过10天,却在节假日工作达上百天。他共无偿接待过上万人次的法律咨询,在电台广播“行风热线”节目中,经常出现王兆清解答听众法律问题的声音。作为县法学会成员和政府法律顾问,王兆清每年代表全县律师多次对政府各项涉法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被采纳率达到90%以上。作为信访局的客座律师,王兆清累计引导并代理700多人次上访者通过诉讼实现诉求。共为800多名农民工讨薪500多万元;为因工负伤人员争取工伤待遇100余人次,索回案款600多万元;为10多位老人解决了赡养问题;代写的法律文书上万份;办理的刑事、民事、行政和劳动仲裁案件近千件。
 
  以法治精神书写担当情怀
 

凌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田旭
 
  田旭2001年调入法律援助中心,在当时中心没有经费的情况下一干就是8年,直至2008年定编才得以重新定资。
 
  她以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于法律援助事业,从未抱怨过一句,总是默默地奉献着。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以来,田旭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97件,提供法律咨询4800余人次,不计个人得失,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她用自己的一份执着、一份担当、一份为民请命的情怀,用法律精神诠释和演绎着法律的公正与神圣。
 
  一纸鉴定绘就公平正义
 

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官大威
 
  在官大威教授的带领下,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被司法部确定为国家级法医司法鉴定培训基地,两次荣获“全国司法战线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鉴定中心的鉴定专家也在团队的支持下经常受邀参加国内疑难、重大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工作。这些都是官大威教授善于领导、带领团队谱写新篇的见证。
 
  官大威教授“鉴定为民、律己恪真”的风采让同行钦佩,让学生爱戴。他身兼13项社会团体职务,他是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他获得沈阳五一劳动奖章,他为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建言献策……但无论获得多少荣誉、取得多少成绩,他始终没有忘记:他是一名司法鉴定人!
 
  忠诚履职的司法鉴定人
 

大连中山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人王海霞
 
  在工作中的长期实践,让王海霞接触到很多对案件定性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鉴定,也让她深深体会到,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小到一个地方的和谐进步,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实现公平正义。
 
  作为一名法医,她时常提醒自己,鉴定结果事关人民群众利益,每一桩、每一件都不是小事情,哪怕花费再多的精力和时间,都必须仔细审查每一份鉴定材料,客观地做好每一次鉴定,恪守公正,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她组织鉴定了多起社会影响大、具有争议的疑难案件,为司法公正提供强有力的司法鉴定支撑,多次为公检法部门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