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礼秀(右)正在为村民化解纠纷
他叫赵礼秀,今年55岁,现任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子镇大南沟村网格长、党支部委员,主要负责综治、调委会工作。回顾多年的工作,他说:“这些年的综治工作,我是用细心、诚心、公平心和责任心撑起来的。”
桓仁县八里甸子镇大南沟村的苗木产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但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赵礼秀总是细心观察,及时化解。
去年5月份的一天,赵礼秀正在家照顾重病的爱人,看见老邵家的人怒气冲冲地从门前经过,他感觉可能出现了矛盾,马上跟了过去。
赵礼秀了解到老黄家给苗木喷洒农药后,导致地邻老邵家种植的山桃小苗全部死亡。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种地也好,种苗也罢,都要相互照顾,特别是在喷洒农药的时候都要事前沟通,互相兼顾。由于老黄家事前没有与对方沟通衔接,自行喷洒农药后直接造成老邵家经济损失3000元。
事情发生后,两家争执不下,一直没有达成赔偿共识。赵礼秀当天晚上把双方找到家里来调解,又经过几个晚上的普法、劝说,终于使双方达成共识,让老黄家赔偿老邵家1800元的损失。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山林纠纷的问题逐步显现。有一天,老丁家与老周家因林地边界引起争议。双方互不相让,见面不是吵就是骂。有一天双方在街上见面后,二话没说就动手,一方拿着棒子,一方拿着铁锹。一看事情不妙,村民赶紧把赵礼秀找来了,他上去抱住一方,围观乡亲们拦住了另一方,把双方给拽开了。
经过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后,双方心情逐渐平静了下来,赵礼秀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最后双方握手言和。村里人问赵礼秀:“那么危险,你不怕受伤?”他笑着说:“不怕,因为他们感觉到了我有一颗为他们解决问题的诚心啊!”
农村的矛盾纠纷基本上是有季节性的,春季的土地纠纷最多。2015年春天,天刚放亮,村民老刘到赵礼秀家,说自家的菜地少了半垄,无法耕种了,作为网格长的他马上拿着分地草册和皮尺到现场。经过丈量后,找到少的半垄地是被自己姑父家占了。于是,赵礼秀把其姑父叫到一边说:“你的地多了才导致老刘的地无法耕种,你赶紧给对方让出半垄地。”赵礼秀的姑父急了,说:“为什么叫我让?你还是我的亲属,为什么不向着我说话?”赵礼秀说:“因为这就是事实真相,我作为网格长,要公正,用事实说话,向理不向亲。”
最后,赵礼秀的姑父虽然满肚子不愿意,但还是服从了,立即重新摆垄,把多出的半垄地给让了出去。
2014年正农忙时,村里老周家和老王家因分地边界不清引起争议。老周头到村里找赵礼秀,当时有人说:“这点事不算什么,以后再说呗!”可赵礼秀说了一声“百姓事无小事”,就立即把其它的事放下,与另一个村工作人员一起到现场去调查核实。
他们到现场后,看到老周和老王两家仍互不相让,互相对骂,甚至要动手打架。赵礼秀赶紧劝阻双方,分别做双方工作,并根据惯例当场就把双方边界给确定下来了,平息了双方可能因冲动而发生的严重后果。
赵礼秀说:“这起纠纷的化解,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网格员,办事一定要有责任心,才能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好干部、好格长和贴心人。”如今,在赵礼秀的努力下,大南沟村和谐稳定的氛围浓厚,百姓的安全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