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君(左)与韩某夫妇
10月的最后一天,丽日暖阳,阜新市海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里来了一对年近七旬的夫妻,妻子怀里抱着一面锦旗,锦旗上书:“惩恶扬善执行神速,廉洁奉公真诚为民,赠海州区人民法院杜君法官。”
杜君,海州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庭长。自2013年该院成立未成年人审判法庭以来,至今已经走过5个春秋,他审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数十件,接触到的未成年被告人多达300多人。为了使那些失足的少年回归正途,他付出了一名法官如父如母般的慈爱,教育、感化、疏导、帮助、挽救了一批批的失足少年,谱写了一曲曲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感人篇章。
这面锦旗仅仅是未成年审判案件中的一个缩影。送锦旗的老者韩某是一起寻衅滋事案件的被害人。
2016年12月8日清晨,阜新地区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韩某作为西市场某饭店的更夫,正在清理路面上的积雪。这时,走过来两男两女4个少年,并不断地发出争吵声,其中一个少年快速走过来欲抢夺韩某手里的拖把,韩某猜到少年的用意。他想,决不能让拖把成为打人的工具,所以坚持不肯放手,少年于是与韩某撕扯,另外3人见状,立即帮忙抢夺。酒后的4名少年最终使撕扯变成了武力冲突,送往医院的韩某被4人拳打脚踢致两根肋骨骨折,一根肋骨损伤,住院治疗一个多月。
4个少年中的两个男孩是家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某村镇不满18岁的娄姓双胞胎。他们3岁时,由于父亲经常酗酒,母亲愤然离家出走。不久后,他们的父亲因犯盗窃罪获刑入狱,他们只能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他们初中尚未毕业时,爷爷奶奶离世,父亲再一次因盗窃罪入狱。小哥俩寄宿到唯一的亲人姑姑家,初中未毕业的他们便辍学来到城里的歌厅打工。两兄弟有了生活来源,很快就都有了女朋友,生活中多了开心和快乐。但是,他俩却忽然接到父亲因盗窃罪第二天在法院开庭的通知,下了夜班的两兄弟带着各自的女友来到饭店吃饭,想到父亲可能再次入狱,4人开始借酒浇愁直到天亮。4人离开饭店时,外面下起了大雪,两兄弟因是否参加父亲涉案的庭审而发生分歧,导致双方的争吵愈演愈烈,当时恰好看到了扫雪的韩某,弟弟试图抢夺韩某手中的拖把打哥哥,结果变成了4人对韩某的殴打,韩某的伤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
阅卷后的杜君十分痛心。他接触过的很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大多都是城郊或农村家庭出身,像这对近乎无父无母的双胞胎兄弟一样,都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小小年纪身陷刑事犯罪。他多次去看守所与两个孩子谈心,两兄弟认罪态度诚恳,痛悔自己的所作所为,然而法律无情,凡触犯者必须付出代价。但作为执法者的法官也必须做到挽救和感化,这也是对社会的责任。杜君决定通过民事赔偿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以便减轻对两兄弟的处罚。他积极做被害人的工作,争取他的谅解。他去看守所录制两兄弟的痛悔视频发给被害人,积极按照被害人的要求争取民事赔偿款。但是两兄弟唯一的亲人只有家住农村的姑姑。靠种地为生的姑姑虽然也可怜心疼两个孩子,可是赔偿款哪里来啊?杜君找到被害人老韩,详细告知4个少年的家庭现状,温言暖语真诚地安抚受害人,一次次的电话约谈,一次次的微信聊天,一次次的面对面倾心交流,杜君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如父如母般的慈爱之心深深地打动了老韩夫妇。最终,韩某夫妇为4个孩子写了《刑事谅解书》,表示谅解且同意从轻处罚,不再追究他们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这就是杜君,他挽救失足少年的故事在海州区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