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天,也就是10月1日,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正式施行,这意味着中国的民事法律制度进入到了“民法典时代”。
从1954年至2002年,我国曾先后四次组织民法典的起草,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未能成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
作为民法典的第一部分,《民法总则》在民法典中具有统领性作用,它确立了民法典的基本制度、框架,规范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
这是一部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的法律,在此之前,从没有哪部法律像它一样如此贴近每个中国人的生活,直接关涉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纵观《民法总则》206条内容,涉及到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全方位的保护,覆盖了从工作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因此我们要关注,更要认真学习这部“为你而立”的法律,更无比期待这部体现了时代特点和人文关怀的《民法总则》能温暖人心、照耀生活,开启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