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抚顺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全省作出了“争创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活动的决定,2006年5个进入全省命案重点整治地区前20名的县区全部退出,全市治安环境大幅好转,信访稳定压力逐年下降,公众安全感和满意率逐年大幅提升。
随后,抚顺市连续12年被评为“平安辽宁建设先进市”。
这份傲人成绩的取得,和抚顺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特别是近年来,抚顺市坚持“以人为本”的平安理念,溯源头、重法治,打造出了全市参与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的良好局面。

9月20日,抚顺县八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唐宇超用手机展示“八家子村网络法制宣传平台”上村民互动情况
特殊人群不再“特殊”
“刚包的包子,快点趁热吃!”这天刚到饭点,抚顺市东洲区东洲街道金南社区居民徐大哥家的门就被敲响了,徐大哥打开门,社区老党员唐素环端着一盘子热气腾腾的包子站在门外。
“谢谢唐婶!”“谢啥,快点吃,吃完我带你下楼转转去!”话音刚落,唐素环转身就回家了。
这唐素环和徐大哥非亲非故,也不是住在一栋楼里的邻居,为啥要给他送包子?
原来,徐大哥是个抑郁型精神疾病患者,以前只要身边有人,徐大哥就又哭又闹。了解此事之后,社区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让和徐大哥在同一网格内的老党员唐素环帮助徐大哥,给予他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除了给徐大哥送包子,唐素环每天晚上只要有时间就去敲徐大哥家的门,然后陪着他散步聊天。
如今,徐大哥的情绪特别稳定,在家也不哭不闹了,徐大哥的家人都说:“咱自家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唐婶都给解决了!”
“如果把社区特殊人群工作做好了,今后的各项平安创建工作都能取得成绩,再上一个台阶。”金南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马庆国说,“为了更好地管理、服务辖区内的精神疾病患者,我们首先通过社区的6个网格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拉网式摸底排查,随后为每一名精神疾病患者安排了一名住得‘越近越好’的志愿者,帮其解决生活上所遇到的问题。”
除了志愿者,精神疾病患者监护人也是管理服务精神疾病患者的关键。
社区居民王某精神疾病比较严重,女儿和女婿作为监护人每天都愁容满面,但自从社区与辖区卫生服务站联合起来,实行了“绿色通道”贴心服务,不仅定期为王某免费体检,对王某患有肝病需时常就医的女儿也给予了就医费用减免的优惠。这一优惠政策让王某女儿和女婿更心甘情愿地肩负起了王某的监护职责。
东洲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敏说:“除了精神疾病患者,金南社区还特别重视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和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通过‘大手牵小手’等活动将他们和社区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让他们这些‘特殊’的人不再‘特殊’。”
法治德治育淳朴民风
一入秋,抚顺县石文镇八家子村的农民都开始忙活起秋收来,王丽萍也不例外,每天都要忙农活到很晚才回家。这天,王丽萍刚进家门,手机的微信提示音就响了起来。王丽萍掏出手机一看,是“八家子村网络法制宣传平台”的微信群里又出“考题”了。
“如今在农村土地改革和宅基地确权政策逐步改革后,对哪4类房屋不允许私自翻建?”
王丽萍看完题目,赶紧上网搜索了一下并回答,“4类分别是私自选址翻建、未经审批私自扩大面积、未经审批私自加盖楼层和没有宅基地使用权限。”
“没错,就是这4类,王姐太棒了,等会给你发红包。”
“红包什么的不重要,但主要咱又长知识了!”
类似这样的对话,在群里经常看见,为了让村民随时随地学习法律知识,八家子村建立了法制宣传群,经常在群里发法律“考题”,只要第一时间回答正确,“考官”就会给答题者发一个不大的红包,此举大大地提高了村民学法的积极性。
注重法治在八家子村早已经是一种传统。
八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唐宇超已经做了21年的村书记了,他告诉记者,从1995年开始,八家子村就开始抓法治。“要是没有和谐平安,村里就没有发展,加强法治建设,受益的肯定是老百姓。”
于是从1995年开始,八家子村就开始制定自己的《村规民约》,并根据时代发展每年都要进行修订。唐宇超说:“最初版本的《村规民约》主要用来约束‘小偷小摸’行为,但现在村里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所以我们的《村规民约》就开始更注重村民的个人道德修养建设,如每家每户都要维护自己门前的卫生环境,不能乱堆乱放。”
除了《村规民约》,八家子村还创办了“八家子农民法制培训学校”,每年都根据村民的需求,运用“菜单式”授课方式,邀请法律专业人士,为村民讲解《刑法》《继承法》等法律。
通过不断提高村民的法治观念,八家子村的村风民风越来越淳朴了,大家主动学法,主动守法,村民和睦相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握指成拳”创防控新格局
“望花石化研究院附近的抚顺银行门前有情况,望花巡组快点去看一下!”8月15日晚,正在外面巡逻的抚顺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猎豹突击队望花巡组的对讲机里传来了指令。“望花巡组收到,马上赶到。”
放下对讲机,望花巡组队员用最快速度赶到了现场,原来事发地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肇事双方因言语不和发生了殴斗,队员们赶到现场后马上对殴斗双方进行了隔离和控制,并对现场200余名围观群众予以疏散。
几分钟的时间,一起恶性群体殴斗事件就得到了制止,猎豹突击队员快速的反应,雷厉的作风,严整的警容受到了现场群众的一片赞誉。而这,只是抚顺市公安局构建社会面“大巡防”工作格局的一个缩影。
抚顺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防控办副主任张文辉向记者介绍,“把警力摆上街面,提高街面见警率、抓获率和管事率,全力构建社会面‘大巡防’工作格局,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是抚顺市公安局新一届党委组建后思考的首要课题。在多次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全市‘大巡防’工作‘巡防、维稳、反恐处突’三结合的战略定位,整合机构,握指成拳,构建了棋盘布局、点线结合、网格管理的防控新格局。”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治安。”抚顺市除了组建24小时巡逻防范的猎豹突击队,还组建了街面维稳巡逻组,重新调整了“1、3、8分钟处置圈”,与武警组建联勤巡逻组,固化交通岗勤巡逻组,固化高速交警巡逻组,完善公益岗位巡逻组,组建分(县)局维稳处突机动队。
多项措施让抚顺市群众的见警率、安全感和满意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调齐动”调解矛盾纠纷
8月16日,全省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在抚顺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实地参观考察了新抚公安分局南花园派出所、顺城区河东司法所,现场了解抚顺市开展“公调对接”“物调对接”以及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经验做法,这些经验都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肯定。
近年来,抚顺市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物业纠纷等一些与民生相关领域的矛盾纠纷呈上升态势,抚顺市司法局充分调动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性,主动作为,顺势而为,切实加强专业型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把预防矛盾纠纷的关口前移,相继建立了交通事故调解、民事诉前调解、医疗纠纷调解、公安治安案件调解、物业纠纷调解为主要内容的“五调齐动”机制。
据统计,“五调齐动”机制建立以来,共调解各类重点领域纠纷14000余件。
抚顺市司法局副局长王旭说:“哪里有问题,我们就要把调解工作做到哪里。”
专业领域的矛盾纠纷有人化解,基层的矛盾也有人第一时间化解,抚顺市望花区工农街道的“6朵金花”志愿者就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能手。
工农街道合金社区居民陆庆霞就是“6朵金花”中的一员,2016年,工农街道部分辖区开始动迁,陆庆霞和自己的几个姐妹分别组成了6个政策宣讲团,每天都带着小喇叭到居民区进行动员。合金社区居民郭某的姐姐有精神疾病,为了让其配合动迁,“6朵金花”每天轮值到郭某家中帮忙做家务,还在郭某姐姐生病的时候陪伴护理。看着姐姐越来越好的精神状态,郭某主动签订了动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