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油区平安负责,为矿区稳定尽力。”
“事故预控最重要,安全第一必记牢。”
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的多家下属单位,诸如此类的安全标语遍布各个角落,这不仅体现出公司对平安建设的重视,更展现了一幅平安和美的画卷。

9月7日,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安全巡逻员在厂区内巡逻
年初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辽河油田公司)主动适应油田公司改革发展新形势,以综治信息化建设为引领,持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加强油区治安秩序整治,全面提高平安建设水平,为油田和谐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稳定是发展的基石,辽河油田作为我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有职工家属33万人,面临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生产经营极度艰难的局面,我们必须守护好油区的平安,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而这就必须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有所创新。”座谈会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党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蓝子天向采访团记者介绍。
创新已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一项重要因素。
对于辽河油田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维护好油区的安全稳定,在机制和措施上有所创新,更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
为此,辽河油田党委政法委探索建立了油田和基层两级稳定形势分析研判联席会制度。定期通报油区内社会治安情况、重点矛盾化解情况,分析研判当前不稳定因素和苗头,以及需要协调解决的有关问题,必要时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相关会议纪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辽河油田公司先后召开40次联席会议。
蓝子天向记者介绍,联席会议制度仅是他们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一项内容,在群防群治工作中也有诸多亮点。
采访团走进了拥有8041名员工、原油生产能力占辽河油田公司产量规模五分之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曙光采油厂,曙光采油厂党委书记辛向忠介绍了该厂的社会治理创新做法。
每天,穿着统一红色中石油工作服的巡逻队员和公安民警都会对曙光采油厂进行巡逻,仔细查看厂区的治安情况。“曙光采油厂党委协调驻地公安机关、街道,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建立的巡逻队,现已形成了‘警企结合、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格局。”辛向忠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曙光采油厂警企联合巡逻45次,执勤22次,指导检查33次,极大地维护了厂区的平安。
辽河油田公司的员工都是“家族式”传承,对于辽河油田更有不一样的情愫。竭尽全力不让油田丢一滴油、一度电,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正因如此,辖区内连续10年未发生打孔盗油案件。
在曙光采油厂曙一联合站门前,有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监控室,里面放着几台电脑,用于监控厂区四周的警报系统,别看地方小、设施少,“侦查”技术可一点不含糊。
监控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曙一联合站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设置了周界报警系统,实现了周界报警与视频监控联动。如果有人触动报警器脉冲,周边摄像头会立即将其锁定,并发出报警声响,24小时不离人的监控室会立即收到警报,并派专人前往事发地查看情况。
如今,曙光采油厂共有视频监控系统26套、视频探头693个、红外线报警器48台,实现了可防部位防范措施到位率100%,重点可防部位人员到位率100%,基本实现了三级重点部位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