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公司的发展史是一段攻坚克难、挑战极限、锐意创新的奋斗史。在辽河油田实现千万吨稳产的30年间,一代代辽油人在“铁人”精神指引下,不但创造了许多不平凡的业绩,而且使见义勇为行为在百里油区蔚然成风。

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相关领导到辽河油田公司见义勇为宣教基地调研指导
2004年2月13日凌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工人吴迪和工友在下夜班回家途中发现有3名可疑分子在往外倒运油管,于是立即上前盘问。3人见事情败露,分路仓皇而逃。其中一人翻越围栏向东逃去,吴迪立即叫身后工友一同围堵,自己在后面紧追向东逃窜的犯罪嫌疑人。大约追出1500米后,吴迪成功将犯罪嫌疑人制服,但自己却被盗贼手中的螺丝刀刺伤多处。就在这时,吴迪的工友也成功将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制服。后经公安机关突审,3人承认了盗窃事实,并交代了团伙主要成员。几年来,该团伙多次盗取油田采油井变压器,致使多口采油井停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此事过后,吴迪被授予了“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
2005年以来,辽河油田公司已涌现出280余名见义勇为英雄人物。他们中有的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有的冒着生命危险从事故车中救出伤员,有的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有的空手击退持刀歹徒……值得一提的是,其中5人荣获国家级先进称号,2个集体荣获省级先进称号。
随着见义勇为英雄的不断出现,见义勇为英雄的壮举渐渐成为了一种“辽油现象”。2009年,辽河油田公司在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辽宁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辽宁省(辽河油田)见义勇为宣教基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从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党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蓝子天告诉记者,近期,他们又重新对见义勇为基地进行了策划建设,力争让宣传见义勇为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把宣传见义勇为精神与高尚社会价值观高度契合起来,深入开展主题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群众接受“英雄精神”洗礼,增强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道德责任感,把见义勇为精神转化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不让见义勇为英雄流血又流泪”是全体辽油人的一致观点。2014年,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的杨伟涛,妻子突患重病,而他又身患残疾,辽河油田综治办得知此事后,在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的大力帮助下积极为其联系省内知名医院和大夫。患病期间,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和辽河油田公司党委政法委、综治委等领导还多次代表油田公司前去看望,并从情感和物质上给予组织上的关怀。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还多方创作条件,为辽河油田见义勇为英雄吴迪、杨伟涛、宗雷、王东提供免费治疗休养,为杨伟涛、宗雷提供子女就学帮助。
近年来,辽河油田公司见义勇为行为蔚然成风,辽油人已将这种“铁人”精神融入到了平安建设工作和自己的血脉当中,在遇到违法犯罪时敢于发出正义的声音,勇于做出正义的行动,并且有强大后援作保障,真正做到“警民联动、群防群治”,让犯罪分子不再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