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日,本溪市委政法委领导班子与“喜迎十九大·平安辽宁行”采访团畅谈“1353计划”
初秋时节,“喜迎十九大·平安辽宁行”采访团行进在我省各市。辽宁最美的季节在秋季,秋季最美的辽宁在本溪。行驶在沈本高速,道路两侧秋果累累,秋穑在望。山林间,偶见微红。过不多久,漫山的枫叶就将像火一样蔓延开来。
本溪的平安建设根系深厚、树干直挺、枝条葱茏、叶脉明晰,正如山间最美的枫树一样,那是本溪特有的“平安红”。
本溪的“平安红”红在法治先行的扎实根脉。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一件“割活驴肉案”开始,本溪人惊醒于法盲的危害,惊醒于治安状况的严峻,顺应百姓的要求,在全国率先开始普法。本溪普法教育领先全国五年,得到了国家司法部的高度认可。中国的普法教育发轫于本溪,成长于本溪,打下了本溪平安建设的深厚地基。如今,本溪百姓学法用法的热情以新的形式出现在街头巷尾。本溪市的法治频道以民创、民编、民演的形式使法制深入人心,走在街上,偶尔会听到“老张,法治频道看了没?你邻居演得相当不错!”润物几十载,植心细无声。本溪的平安建设依托于普法的老底子,百姓法治观念浓厚。
本溪的“平安红”红在实践打磨的风霜雪染。平安建设,机杼万端,无论是社区乡村的和谐,还是街道、县区的安稳,在本溪平安建设工作中,“安全感”和“满意度”都是关键词。如何才能让平安建设工作落在实处?本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大成说:“年初以来,全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1353计划’谋篇布局,着眼于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着力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明确了‘一条主线、四项行动’的工作思路,全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按照“平安本溪”建设的总体思路,本溪市政法系统上下一条心,用反反复复的实践将“平安红”染得更红。
本溪的“平安红”红在平安建设者的激情输养。今年65岁的黄瑞清退休后并没有在家安享晚年,而是投身于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为村民们化解矛盾纠纷之中,并成立了全市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明山区卧龙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黄瑞清调解工作室”。每天,南芬区南芬街道南山社区网格员陈香兰都会到社区里转转,网格员的存在将社区矛盾纠纷发现并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本溪,像他们一样的平安建设者托起了百姓平安的期待,他们用激情建设为平安本溪建设输送了源源不竭的养分。
本溪的“平安红”红在创新元素、智慧元素的开枝散叶。本溪市溪湖区推出了以手机微信为载体的56个“指尖上的移动调解室”,社区居民通过微信群反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矛盾纠纷和有关诉求,社区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利用微信群就能协调各方解决矛盾冲突。在本溪市司法局,自从建立了社区矫正管理局信息监管指挥中心后,通过信息化系统就能和全市各区司法局直接视频通话,各区司法局还能通过信息化定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实时位置。这些创新元素和智慧元素使得本溪的“平安红”茁壮丰盈。
初秋的傍晚,本溪的各个广场上红绸子翻飞舞动。这红胜枫叶的“平安红”就是本溪人民给平安建设打的“红对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