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市于洪区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穿梭于楼宇间的外卖骑手、奔波在物流干线的货车司机……他们是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流动哨兵”。
今年,沈阳市于洪区委社会工作部持续深化“洪‘新’向党 挺膺担当”党建品牌,创新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新路径,让“配送微力量”融入“治理大格局”,共同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洪骑先锋”志愿服务队
服务先行
从进门难到有驿站
于洪区以“社会工作部牵头、平台企业赞助、物业管理运营”模式,投放了100多辆换乘专车,还配备了楼宇导航图,规划了停车区,大幅缩减了骑手的配送时间。“有了换乘驿站后,我们配送至少提速一倍,接单量多了,收入也多了!”骑手张大哥点赞的“‘蜂’行沈阳”骑手换乘驿站,正是于洪区打造沈阳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的缩影。
“平时在车里过夜,冬天又冷又闷,根本睡不踏实。现在好了,到这儿来缓缓,能睡个好觉。”货车司机杨师傅对于洪区建立的沈阳市首个“货车司机共享职工之家”赞不绝口。这里是于洪区打造的“支部+车轮”党建品牌,涵盖7个功能区域,为货车司机群体提供集休闲、学习、交流、服务于一体的温馨家园,已累计接待司机3000余人次。
志愿赋能
随手拍撬动大治理
在于洪区,新就业群体不仅是服务接受者,更是治理参与者。于洪区推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积分制管理办法,建立“问题发现—及时反馈—快速解决—积分奖励”工作机制。“发现问题随手拍,解决问题有积分。”这一创新举措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2023年8月,赵阿姨的儿子心急如焚地找到社区,说老人已一天一夜没回家。社区工作人员将老人照片发到“‘蜂’鸣信箱”,骑手葛中华看到消息后,发挥快递小哥“移动探头”作用,在送餐途中仔细留意。晚上6点,他在于洪广场遇见老人,立刻联系社区找到家属。
于洪区委社会工作部针对不同群体,创新打造“洪骑先锋”“洪运护航”“洪声聚力”三个特色志愿服务队品牌,让新就业群体以“车轮丈量民情、镜头传递温暖、方向盘护航平安”的独特方式,织就基层治理“共治网”。
双向奔赴
从“被服务者”到“合伙人”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协奏曲”。为激发新就业群体主动性,于洪区不仅提供物质关怀,更赋予荣誉。“洪骑先锋”志愿服务队队长李红忱因积极参与社区服务,被推选为区工会代表大会代表;队员邱倩作为沈阳市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为女性新就业群体发声。“洪运护航”志愿服务队成员许浩利用物流车辆张贴公益信息,助力社会治理,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如今,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已组建8支分队,吸引169名新就业群体成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志愿服务队“线下”带头到街道、社区报到,“线上”依托“‘蜂’鸣信箱”微信群等平台,开展“随手拍”“马上传”等活动,累计上报并解决道路积水、垃圾堆放等问题258个,累计解决民生问题500余个。
从“随手拍”到张贴公益海报,再到寻人救援,新就业群体正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温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