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多维打开平安路 连心系上幸福结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驻葫芦岛记者 郑子超 | 发布时间: 2025-04-07 09:04

  采撷地:葫芦岛·连山区

  综观

  葫芦岛市连山区综治中心通过资源整合进行科学功能分区,打破部门壁垒,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的“全链条”覆盖。线下设立信访接待、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四大分中心,依托区信访局、法院、检察院等常驻机构,形成“前台受理、后台联动”的闭环机制。

葫芦岛图

  以规范化建设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平安网”。去年以来,葫芦岛市连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立足政法职能,以“一站式”服务为轴心,以心理疏导为突破,以“连心”平台为支撑,构建了“预防—调解—治愈”的全周期治理体系, 从解决“一户一策”的民生难题,到化解积怨多年的社会矛盾,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多维整合: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连山区综治中心通过资源整合进行科学功能分区,打破部门壁垒,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的“全链条”覆盖。

  线下设立信访接待、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四大分中心,依托区信访局、法院、检察院等常驻机构,形成“前台受理、后台联动”的闭环机制。例如,信访功能区深化“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模式,推动人社、住建、民政等10余个部门轮驻,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联动。

  线上依托综治视联网覆盖全区乡镇,接入市级平台,实时汇总网格数据,支撑远程调解与应急指挥。

  在2024年一起土地边界纠纷化解中,中心通过线上政策解读与线下“炕头+地头”工作法结合,联合公安、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化解积怨。

  中心建立了“调处人才库”,并设立“三官一律两员”接待室,选取优秀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司法局人民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形成“法治宣传+心理疏导+政策解释”的复合调解模式。

  心理赋能:向“心结治愈”进发

  连山区居民王某军因长期受噪音困扰与邻居岳某凤产生纠纷。连山区综治中心研判发现,王某军经历照料病妻至离世的长期压力,实际存在心理失衡问题。

  2025年1月,中心委派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艳春介入疏导,通过共情沟通引导王某军释放情绪,成功化解其心理症结,当事人承诺不再激化矛盾。

  “化解矛盾,先解心结”——这是连山区综治中心在多年实践中总结的核心经验。该中心引入“向日葵幸福教育志愿者团队”特色服务区,选派75名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提供公益性心理服务,并把心理健康推向全区16家乡镇(街道)基层一线,还在民政局设立婚姻调解基地,2024年共接待2000余对,劝和700余对,劝和率达30%以上。这种“调解在前、预防为主”的模式,将心理健康服务嵌入基层治理,有效避免了家庭悲剧与社会风险。

  科技助力:架设民生“连心桥”

  山神庙子乡某村村民李奶奶的孙女小梦(化名)一直没能上户口,一转眼她就到了上学的年纪。李奶奶听说综治中心能给“解决事”,便在工作人员帮助下通过“连心调”小程序询问上户口的事。

  中心收到求助后,迅速联合连山区委政法委、葫芦岛市公安局连山分局、区民政局、山神庙子乡政府共同研究解决小梦落户难和上学难的问题。

  “连心调”是综治中心为拓宽矛盾纠纷排查和民生问题诉求渠道建立的区级平台,整合民生诉求、矛盾上报、政策咨询等功能,通过微信公众号面向群众开放,人人皆可参与基层共治,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连山区综治中心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更彰显了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法治与温情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