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街道北苑社区带领居民自治,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公租房社区治理实践中谱写了新的篇章。
北苑社区从公租房特殊群体的需求出发,因地制宜组建了邻里守望、巾帼群芳、平安北苑等7支志愿服务队,吸纳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孙进技校、辽宁传媒学院等多家共建单位助力社区,共绘党建“同心圆”。
社区先后获得了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沈阳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沈阳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沈阳市五星级社区等荣誉称号。
“暖心敲门”守望邻里
八点不到,北苑社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就已经来到独居老人常叔的家中。
“常叔,今天给您带了三鲜馅饺子,外面太冷,我过来的这一道都凉了,等我给您热一下再吃。”志愿者杨芳说着,径直走进了厨房。
厨房里,油烟机运转的嗡鸣声格外清晰——这台由“邻里守望”服务队成员们垫付维修的设备,见证着一段超越血缘的温情。
“我们北苑社区居民人口多,结构也相对复杂,为助力基层社区治理,我们社区的‘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会定期组织‘暖心敲门’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关注独居老人。志愿者们会陪着老人聊天,帮老人剪指甲、打扫卫生、采购生活用品等。” 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街道北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纪丹向记者介绍道。
关注残障群体传播正能量
志愿服务组织是传播雷锋精神的重要力量,北苑社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合众多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惠及广大市民。
“专业社工服务队长期关注残障群体,他们定期组织志愿者到残障人士家中,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等服务。” 纪丹向记者介绍道,“这位就是专业社工站的工作人员小于,他经过专业培训,现在是一名残障人士康复训练志愿者,他对接我们社区的残障人士冯阿姨,每周都来冯阿姨家陪她做康复训练。”
“慢点,冯姨,手先轻轻搭在这上面,适应了之后咱再尝试挪步。”记者留意到,冯阿姨颤巍巍的左手刚触到康复架,她的身体就随之侧倾了一下,小于迅速上前托住其胳膊轻声安慰道。
“冯姨是突发脑出血后导致的肢体残疾,刚开始都动弹不了,小于他们得知情况后,定期进行康复训练,现在冯姨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有了很大改善。”看着冯姨头上虽渗着丝丝汗珠,但脸上却挂着会心的微笑,纪丹欣慰地说道。
助老服务传递温暖
北苑社区周边有辽宁大学、辽宁传媒学院、孙进技校等高校,该社区因地制宜地打造了“辽大文学院讲党史”“传媒学院文艺汇演”“孙进技校免费美甲理发”等大学生进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服务辖区居民千余人;辽宁大学、辽宁传媒学院、孙进技校的学生们每月到社区报到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
“我戴这个红色的手绳也太显眼了,还是换一个黑色的吧。”“一点都不显眼,奶奶,红色多喜庆多吉利呀!来,我给您戴上。”在北苑社区活动中心,大学生志愿者们有的在帮老人们剪发,有的在给老人们美甲,还有的在教老人们编制手链,场面热闹且温馨。
“这些高校的志愿者们每周都会来我们社区,为老人们提供志愿服务,老人们都特别喜欢、特别开心。”纪丹对记者说,“这些学生们现在是在用所学技能传递温暖,未来,相信他们必将继续用点滴行动,为社区助老事业添砖加瓦,让这份爱延续下去。”
开展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