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老一小”关乎千家万户,关系民生福祉。今天,我们继续以守护“朝夕美好”为主题,请社区书记分享关心呵护“一老一小”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采撷地:沈阳市
民情恳谈会精准锁定“幸福订单”
讲述人:樊月
职务:沈阳市沈河区滨河街道多福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作为多福社区的党委书记,我一直带领社区团队探索如何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一老一小”是最牵动人心弦的群体。关爱“一老一小”是多福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多福社区的特色品牌——民情恳谈会,每周固定一次,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受到了居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在一次恳谈会上,空巢老人王智良的孤独感受深深触动了我。我们立即行动,策划并实施了“邻聚寿星 情暖多福”集体生日会。这一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区的关怀,也增强了邻里之间的情感联系。至今,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16期生日会,服务了400多位老人,每一次活动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成为了社区品牌活动的一大亮点。
社区一直在通过文化滋养传递幸福,我们根据居民的精准“点单”,开展了“乐居多福”系列幸福教育课堂。这些课程包括剪纸、古筝、合唱等,全部免费开放,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孩子们的需求,开展了“学校放假 社区开学”系列假期活动,为了解决家长辅导孩子功课的难题,我们邀请大学生为中小学生提供线上免费辅导。这一举措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好评。
为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我们挖掘“福”文化的主题活动载体,组织老幼“牵手”参与各类活动。无论是春节写春联、元宵节制作花灯、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送贺卡,还是流动博物馆进社区等,这些活动都让老人和孩子们在互动中增进了感情,传承了传统文化。
多福社区始终将“一老一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心用情编织温暖与希望的社区大家庭。未来,我们将继续联动更多社会资源,积极引入优质服务,进一步拓展关爱行动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社区党员、志愿者和先锋模范的力量,形成“旗帜效应”,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共建中来。我们坚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多福社区将成为“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幸福家园,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这里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共同书写更加美好的社区篇章。
采撷地:鞍山市
一餐热饭一堂好课背后满满的归属感
讲述人:马凤侠
职务:鞍山市铁东区山南街道福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为了让老人和孩子成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常客,我们开办社区阳光食堂、成立老年学习中心、创建志愿者服务团队、建立童心乐园,让“一老一小”找到归属感。
2012年,我们成立了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建的社区便民食堂,每天只能接纳二三十人吃饭,由于来就餐的老人越来越多,现有食堂已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为解决辖区老人们心上事、期盼事,2021年,社区党委在升级改造中腾出260余平方米的房屋成立“阳光社区食堂”。每天到食堂就餐的居民都能达到三四百人,最多时达到六七百人,社区食堂建设的初衷就是让老年居民吃上“一餐热饭”,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党委的温暖和关爱。
社区党委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老年学习中心,拿出800平方米的地方开设琴棋书画、声乐、舞蹈、诗词楹联等课程,全部由有特长的志愿者担任授课老师。每天来社区老年学习中心的老年人都有300余人,老年学习中心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的荣誉称号,这也是社区用文化养老托起最美夕阳红的成功经验。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我们不但要做好“一老”的关心与服务,也要把未成年人的工作做好。为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我们在社区成立童心乐园,每天由社区志愿者刘志群等老师义务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比如制作漆扇、糖画,学习剪纸、包饺子、包粽子等,课间学习中华武术,既强身健体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童心乐园开办后,家长们不再为孩子的假期安全担忧,孩子们更是乐此不疲,每天到童心乐园学习的孩子都有20余人。
社区党委不仅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时也让他们老有所为,年龄较小的老人帮助有需要的老人和孩子。
2012年,社区党委成立志愿服务团队,当时只有10多人3个团队,现在已发展到300余人15个团队,并确定每月5号为志愿者服务大集,义务为居民理发、磨刀、量血压、修脚等,每年受益居民达上千人,成立志愿者团队的初衷就是解决老百姓在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让居民安居乐业。
采撷地:锦州市
“硬”设施和“软”服务让幸福“开门可及”
讲述人:顾佳昕
职务:锦州市古塔区古城街道星汇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社区公共区域内,老年朋友聚在一起晒太阳、聊家常;孩童们欢声笑语、嬉戏玩耍,每当看到“朝夕美好”的画卷在社区实现,我们就觉得用心做优“一老一小”服务更有意义。
这些年,星汇园社区始终坚持把“一老一小”工作作为一项暖民心、解民忧、增民利的民生工程,创新举措、破解难题、打造亮点,努力让“夕阳”更美、“朝阳”更红。
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户外场地?能不能开发一片区域让“孩子畅玩、祖孙同玩”?
为精准聚焦“一老一小”诉求,社区组织网格员通过调查问卷、入户走访、联席会议等形式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充分吸纳有治理、调解经验的退休党员和志愿者的建议,将他们的“金点子”纳入改造意见中,精准盘活社区院落闲置资源,助力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及物业管理难题。
如今,小区道路平整了、公共区域翻修了、健身器材设置了、停车位重新规划了……一系列措施,让小区焕发着勃勃生机。
用“心”服务,既要把“硬”设施的事办到他们“心坎儿”上,还要把“软”服务送到他们的精神生活中。
我们充分联合锦州市义勇军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精神食粮”,打造文化助老生活圈;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关爱保护工作模式,联合古塔区中心幼儿园开展幸福教育课堂、四点半课堂活动,开展以思想引领、身心健康、安全守护、关心关爱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从微末之处守护“一老一小”。
如何以更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智慧化的服务,助推养老服务转型升级,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社区定期联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维森智慧养老、诠爱居家养老等服务主体为“一老一小”提供医保政策咨询、全科专家义诊、智慧康养等便民服务,解决居民就近就餐、就医、活动等难题。社区还为“一老一弱”等特殊群体开展上门代办、送菜代购等服务,让他们拥有更强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让幸福“开门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