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唯有朴素真情最能春风化雨

来源:辽宁法治报 | 发布时间: 2025-03-05 09:41

  编者按

  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小”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今天,我们继续以守护“朝夕美好”为主题,请社区书记分享关心呵护“一老一小”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采撷地:沈阳市

  绘就“畅晚、稚乐”新蓝图

1沈阳——敬丽君

  讲述人:敬丽君

  职务: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梅江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陈阿姨是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以往,她最怕生活中遇到突发状况,我们通过“敲门”行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为她送去了我设计的 “暖邻铃铃卡”,她心里踏实多了。卡片上清晰标注着热心邻居、网格员、水电煤气及紧急救援电话。有一次,陈阿姨家中水管破裂,她急忙拨打“暖邻铃铃卡”上的维修电话,社区“榜样团队”——便民服务队的张师傅接到电话后,10分钟内就赶到陈阿姨家,迅速修好了水管。 

  2023年年初我创建了“美周‘怡’课”老年“幸福教育课堂”。课程丰富,在智能手机使用课上,70岁的李大爷从不会发微信语音到能熟练视频通话、线上购物;反诈讲座让张阿姨识破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非遗漆扇制作课作品还在社区展览。目前,上课学员达40余人。我还打破空间限制,开设“邻里庭院微课堂”,每天下午,二三十名党员群众在党员骨干带领下在楼前庭院学习交流,还能为社区治理提意见。居民王阿姨称家门口学习很方便。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开展亲子游戏、分享读书心得活动,“周末趣味课堂”开在室外花园,打篮球、做游戏,在手工课上“自制大龙船”,培养了孩子们动手和创新能力。 

  我还利用辖区二四二医院梅江东社区门诊和8400平方米北区花园优势作用,针对社区老人多老年病常见的特点,与门诊共建并签约“社区好家医”,每月开展至少一次义诊和健康讲座。二四二医院普外科等多支志愿服务团队助力,居民在社区可解决小病问诊。曾经“路不平、灯不亮、设施少、绿化差”的破旧北区花园,2022年初,在皇姑区城管局牵头改造近半年后重新开放,功能更优。2023年,将不到10平方米的厕所扩至60平方米,专人看管,整洁卫生。王奶奶说现在花园环境好,天天带孙子来玩,如今这里已成为老人孩们日常娱乐健身的首选之地。  

  梅江东社区是老旧小区,老龄化严重且位置偏僻,居民生活出行不便。作为“小巷总理”,我携手“辽宁好人”徐海波团队、李永贵学雷锋劳模志愿服务队等,开展“品质养老”便民大集。“一老一小”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所需物品,还拉动了地区消费。利用扩建后的党群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北区花园等资源,挖掘整合社区力量,成立“红邻护卫队”等10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系列“一老一小”文化活动。在“一老一小”闹元宵、“童心绽放 快乐健康”庆六一、迎中秋团圆家宴上,大家展示拿手好菜,欣赏文艺演出,感受社区温暖。社区居民称赞活动很贴心。

  通过以上举措,“一老一小”关爱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未来,我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为社区老人和孩子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希望我的经验能为其他社区提供参考,共同推动“一老一小”关爱事业的蓬勃发展。

  采撷地:鞍山市

  “一点一滴”见真情

2鞍山——刘琳

  讲述人:刘琳

  职务:鞍山市台安县台东街道和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有一小,幸福美好。”“一老一小”皆为宝,关心关爱他们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彰显,更是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责任担当。我们社区党委始终将关爱“一老一小”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服务群众的小事、杂事、细事、微事入手,以强有力的志愿服务和实打实的爱心举措,于点滴之间,用心用情守护“一老一小”美好家园。

  我们社区的一大特点就是老人和小孩居多,为确保关爱 “一老一小” 工作取得实效,我带领党员登门入户,深入开展排查摸底工作,对社区困境儿童、特殊困难老人及高龄老人进行造册登记,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党员及物业工作人员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并举行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凝聚起党员、志愿者、物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关爱工作,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区居民皆是我亲。为改善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我们联合多部门深入辖区小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杂草被清除,杂物被清理,新建的电动车棚更是解决了小区电动车乱停放、进楼道等问题,为老年人创造了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居民们纷纷感叹:“环境变好了,我们住得也舒心了!”我们始终将老人的健康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开展送“医”上门活动,携手仁祥医院多次深入小区举行义诊,并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专属上门服务。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也同样关心,每逢重大节日,除慰问关怀外,还精心策划 “七一” 红色经典诵读会、中秋 DIY 月饼活动、冬至包饺子活动等,丰富的活动极大地充实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不仅要让“夕阳”美好,我们也要不遗余力地让“朝阳”更红。我们联合街道团工委、妇联举办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成长。除此之外,还组织开展亲子绘本阅读、化身“小小河长”守护水清岸绿活动……每一次活动都如同细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助力他们健康成长。此外,我们积极拓展资源,引入趣味游园会、“党的声音进万家”文艺宣讲等活动进社区,邀请台安高中学生多次到社区听讲党史、讲历史、讲身边故事,让青少年在玩乐中实现学习与成长的双重收获。

  采撷地:丹东市

  力保老小尽欢颜

3-3丹东——王卓楠

  讲述人:王卓楠

  职务: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呵护“一老一小”、服务“一老一小”是我们东昇社区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社区聚焦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切实提升了辖区内“一老一小”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东昇社区人口8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就有3000多人。而这些老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并不富裕,且儿女不在身边。为此,社区开展“百家行动”,全方位关怀辖区老年人,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方面入手,为老年人打造温暖的晚年生活环境。

  社区组织志愿者们对高龄、独居老人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及时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平时帮忙打扫卫生、采购生活用品、陪同就医等。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需求,社区联合医疗机构,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为老年人免费体检、普及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前不久,社区为高龄孤寡老人丁爷爷过生日,这是社区连续13年为丁爷爷办生日会。这一暖心举措已成为社区关爱老人的标志性活动。老人的每一个生日,社区工作人员都会精心筹备,不仅准备了美味的蛋糕和温馨的礼物,还邀请老人的邻居、志愿者共同参与。在生日会上,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分享生活趣事,让老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丁爷爷总是感动地说:“社区就是我的家,让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孤单。”

  社区有一家养老院,社区工作人员经常上门问需,中秋夜会带着月饼水果慰问老人。

  除了呵护老人,社区还充分利用网格+志愿服务的形式,构建起全方位的关爱少年儿童网络。

  我包保辖区内一名残疾儿童,该儿童家庭经济困难,且由于身体原因,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和特殊照顾。我了解情况后,主动承担起帮扶责任,定期走访孩子的家庭,关心孩子的身体恢复情况和学习生活情况。为了减轻其家庭的经济负担,社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孩子申请了医疗救助和生活补贴。

  在网格+志愿服务模式下,社区将辖区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员和志愿者。网格员负责定期排查网格内困难儿童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志愿者则根据孩子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课业辅导、心理疏导、陪伴玩耍等。社区还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儿童活动,如举办亲子运动会、手工制作、科普讲座等,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学习成长的平台,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度过童年。

  未来,社区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整合更多资源,为辖区内的“一老一小”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