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喧嚣的日常里,公安民辅警始终是百姓安心的底色,于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行动诠释担当、传递温暖。
事件一
110破译生死迷局
民辅警冬夜雪地急行,赶到墓地救下轻生女子。(夜间视频截图)
在110指挥中心,电话铃声总是城市里最紧急的信号,每一次响起都是群众的信任和认可。
2月11日晚,鞍山市公安局110接警电话急促响起,电话那头传来女子带着哭腔的绝望声音:“我……我不想活了……”
接警员立刻意识到事态严重,深知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拯救生命的关键。于是,一边用温柔且坚定的语气安抚:“有什么事情想不开,跟我说说,我帮你……”一边飞速记录关键信息,试图从她混乱的思绪中获取更多线索,可电话却在关键时刻中断。
情况危急,接警员立刻向上级汇报,与此同时,接警员也不断重复着回拨该女子的电话。
时间紧迫,每一秒都关乎生死,110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经分析研判,很快排查出女子所在的大致区域是某墓地附近。
为了给救援争取更多时间,指挥中心得到这一关键信息后立即行动,一边通知属地公安分局火速赶往现场,一边联系120急救做好救援准备。
鞍山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民警辅警迅速到达该墓地附近,后在一处偏僻的坟地发现拨打报警电话女子的身影,此时的她情绪低沉随时有生命危险,但其仍保持高度警惕,民警无法靠近,现场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民警们没有贸然行动,而是与110指挥中心保持沟通获取更多信息支撑,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冷静的判断,一边轻声安抚该女子,一边寻找救援时机。在女子的情绪逐渐平复时,民警看准时机,迅速上前成功将该女子救下,并协助医护人员将该女子抬到早已等候在旁的救护车上。
这场救援行动,从接到报警到成功救援,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110指挥中心与属地公安分局的紧密配合,成功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展现出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守护生命的坚定决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民群众有需要,110总是人们最信赖的依靠。
事件二
高速上演生命接力
“那天,当我看到你们那一刻,我就觉得心里有底啦……”时隔多日,回想起那惊魂一夜,出租车司机小徐依然心有余悸。近日,在沈阳市公安局浑南分局浑南新城派出所民警刘学的回访电话中,小徐再次表达了对民警的感激之情。
时间回溯到不久前的那个夜晚,浑南新城派出所接到报警,“在辖区附近高速上,有一名出租车司机突发急病,把车停在应急车道,已经无法动弹!”警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民警刘学和辅警于淼火速赶往现场。
“那天我一直不舒服,想着坚持把车开回家,没想到……”小徐回忆道,他上高速开出一段后,就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加重,一只胳膊动弹不得。危急时刻,他强忍不适,先后拨打了120和110求助。
然而,民警从派出所出发上高速是走反向车道。行驶一段时间后,刘学和于淼发现了对向应急车道打着双闪的出租车。“咱俩别开车了!”刘学果断决定。两人迅速下车,翻越护栏,奔向小徐。
“当时他脸色苍白,呼吸困难,一只手已经不能动弹。”刘学回忆道。凭借经验,他判断小徐可能是突发心梗一类的疾病,情况十分危急!“别怕,救护车马上就到!”刘学一边安慰小徐,一边与120保持联系,商讨最优救援方案。与此同时,于淼则在现场指挥交通,避免发生事故。
为了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民警与救护车展开了一场生命接力。民警驾驶小徐的出租车疾驰至高速口,与在此等候的救护车完成无缝对接,将小徐安全转移到救护车上。
经诊断,小徐当天是由于低血糖加上严重的颈椎病导致身体不适。由于送医及时,小徐已脱离生命危险。“那天真是把我吓坏了,我只能一只手打电话,手还直哆嗦。”小徐说,“多亏了民警,不然我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事件三
辅警休息也“处警”
近日,正值休息期间的鞍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辅警徐晓菲在途经一处公寓门口时,发现有人倒在地上,职业的敏感让他瞬间警觉,于是,他快步上前,只见是一位老人头部受伤出血,面色苍白、神情痛苦地倒在地上。
见此情景,徐晓菲毫不犹豫蹲下身子,先轻唤老人,查看其意识状态,可此时老人已说不出话。“得赶紧救人!”时间紧迫,老人情况危急,一刻都耽误不得。徐晓菲来不及多想,迅速掏出手机拨打120、110,条理清晰地说明老人状况及所在位置,还细心叮嘱急救人员周边路况,方便其快速赶来。
等待期间,他始终守在老人身旁,一边轻声安抚老人情绪让他尽量保持清醒,一边疏散围观群众保证空气流通,给老人留出足够空间。很快,救护车呼啸而至,徐晓菲赶忙协助医护人员将老人抬上担架,交接老人病情细节,目送救护车疾驰而去。
因抢救及时,老人最终脱离生命危险,家属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事后,家属多方打听找到了当日帮助老人的辅警徐晓菲,将一面绣有“路遇摔倒伸援手 警察大爱暖人心”的锦旗郑重交到徐晓菲手中,拉着他的手连连道谢,眼里满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