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沈阳:管理链条推动党建提质增效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任晓霞 | 发布时间: 2024-12-23 10:23

  案例概述

  《坚持“五聚焦五提升” 推动经开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8年成立,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近年来,经开区党工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路径,紧盯“五个聚焦”持续推动“五个提升”,为该区迈入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方阵、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沈阳中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先锋党员、辽宁省劳动模范刘权(中)在车间调度工作

沈阳中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先锋党员、辽宁省劳动模范刘权(中)在车间调度工作

  聚焦固基本强队伍 提升组织凝聚力

  经开区党工委充分发挥牵头作用,非公综合党委承上启下,与非公企业党组织形成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管理链条,推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地落实。深入开展“筑巢行动”,通过指导组建党组织、调剂发展党员指标等方式,推动组建127个单独党组织、21个联合党支部,园区非公党组织覆盖率达83.8%。

  沈阳中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在生产车间设立“党员先锋岗”,促进企业增产增收。党员刘权是铆工班班长,自参加工作以来,参与完成300余个建设项目,创新用“套裁”工法加工构件,在企业推广以后,累计节约300余吨钢材,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典范。

  设立“党员先锋岗”,这仅仅是经开区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经开区坚持“一支部一品牌、一企业一特色”,在巩固提升20家“党建强、发展强”示范标杆基础上,新挖掘7家规模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党建工作,持续推进示范典型梯度培育。实施“旗帜工程”,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确立党建项目清单397个,组建“红色班组”12个,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546个,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经开区综合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

  聚焦抓创新育链条 提升区域辐射力

  经开区在召开科技创新资源大会时,发布了1000余项科技创新资源,促成稀土永磁电机科技、智能化矿山设备、创新生物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项目落户经开区。

  经开区制定了《关于强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十二条政策措施》,同时,推动沈阳·中关村综合党委运用服务企业“找人才、找资金、找技术、找市场、找政府、找伙伴、找空间”的“七找”工作法,好的政策,加上对路的方法,经开区累计服务企业3000余家次,持续提升区域创新活力。

  此外,经开区以加强产业链党建为出发点,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型共建模式,组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党建联盟并举行授牌仪式,从阵地联建、理论联学等方面持续整合资源,带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产值预计全年突破1200亿元大关。

  聚焦搭平台优环境 提升企业竞争力

  打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经开区没少下功夫。

  在辖区某公司由中外合资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关键时期,8家合作伙伴担心其无法继续生产经营,以经济纠纷为由把该公司告到了法院,起诉标的额高达3000余万元,一旦判决生效,企业将面临发展难以为继的窘境。经过法院两个月的反复沟通协调、释法明理,最终8起案件全部调解解决。这批案件的调解结案既保护了原告的债权利益,又帮助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渡过难关,节省600余万元经济支出。该公司生产经营因此步入正轨,收获“双赢”的圆满结局。

  拓展“亲清会客厅”服务,为企业解忧纾困,这是经开区打造的“铁定办”服务品牌。

  经开区启用运行中德园“一条龙”便企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包括项目配套、人才招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政策直通车、科技供需等多维度、涵盖企业从筹建到投产运营各阶段的服务。

  经开区通过实施“共产党员工程”等,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聚焦推动产业升级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等重大任务,引导党员骨干领衔“揭榜挂帅”、集中攻关、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直接推动多项重大项目落地落实。2023年,经开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40.2亿元,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跻身全国前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