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鞍山市发生多起针对学生群体的共享屏幕诈骗案(事)件,不法分子利用学生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实施诈骗,给学生及家庭带来了安全隐患及财产损失。鞍山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增强防骗意识,认真学习和了解共享屏幕诈骗手法,提高防骗能力。
典型案例1:高中生在网络平台上购买游戏账号时遭遇诈骗
该学生在网上支付260元购买游戏账号,但未收到账号。随后,卖家以验证是否为未成年人为由,要求该学生购买商品进行认证。后又引导该学生使用共享屏幕软件,并远程指导该学生再次购买商品。通过屏幕共享,诱导该学生使用家长手机继续购买更多商品,被家长及时制止。
典型案例2:初中生网上出售物品时遭遇诈骗
一陌生人通过网络平台联系该学生,声称要购买物品,随后冒充客服,以未成年人无法交易为由,要求通过“客服”换绑账号。该学生添加“客服”后,被诱导通过共享屏幕,拍摄了父亲的微信、支付宝账号和银行信息。“客服”谎称该学生账号高风险无法转账,需充值解除风险,诱导该学生下载软件并充值。该学生欲从父亲账户转账充值时,被家长发现并制止。
典型案例3:高中生刷单试戴遭遇诈骗
高中生在网购平台看到一个找模特试戴贝雷帽的帖子后留言,随后被引导加入群聊。在群内,高中生通过共享屏幕刷了两笔订单。对方称操作失误需退款,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并进一步诱导高中生转账用于测试银行卡交易功能。高中生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进入支付页面,按照指示完成支付。当高中生重复操作时,其母亲发现并阻止了继续操作,随后报警。
典型案例4:高中生购买展览会门票,在网上发布求票信息后遭遇诈骗
作案人通过网络平台联系该学生,发送支付链接骗取其支付70元后,以信号不好为由诱导其联系客服退款。客服通过共享屏幕查看该学生微信、支付宝支付信誉分及银行卡信息。随后,作案人再次发送链接,诱导该学生支付,并以未成年人无法退款为由,进一步诱导受害人找朋友操作,被其朋友制止后报警。
·共享屏幕诈骗手法揭秘·
● 伪装身份,获取信任
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公检法、银行工作人员或电商平台客服等身份,利用事先获取的个人信息编造理由,对受害者实施精准诈骗。他们会通过电话或网络聊天工具与受害者取得联系,以各种理由(如账户异常、涉嫌洗钱、商品质量问题等)骗取受害者的信任。
● 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
在获取受害者信任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其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软件,这些共享软件更增加了诈骗的伪装性。
● 开启共享屏幕,窃取信息
诈骗分子会以指导操作、核实信息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开启共享屏幕功能。一旦共享屏幕开启,受害者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的密码、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都会同步显示到诈骗分子的设备上。诈骗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迅速盗取受害者的钱财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防骗提醒·
保持警惕:对于网络上的陌生人和未知链接,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相信。特别是涉及金钱交易时,更要谨慎小心,反复核实。特别是在遇到自称是公检法、银行工作人员或电商平台客服等身份的人员时,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其身份。
关闭共享屏幕功能:陌生人要求下载共享屏幕软件或开启共享屏幕功能时,应坚决拒绝。正规机构或平台通常不会通过共享屏幕的方式核实信息或解决问题。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等敏感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身份证信息等,更要妥善保管。
选择正规渠道:在购买商品或进行交易时,要选择正规、知名的平台或渠道,并坚持在平台内完成交易。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线下交易请求。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警方追查。同时,也要向相关平台举报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
·家长须知·
广大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防骗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世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网络活动,及时发现并制止可疑行为。特别是涉及金钱交易时,要与孩子沟通确认,避免孩子独自操作造成损失。
遇到无法辨别是否遭遇了诈骗的情形时,可拨打96110反诈咨询专线,鞍山公安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