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至28日,全国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示范培训班在沈阳举办。培训班将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相结合,既涵盖理论知识又包含业务指导,既有课堂教学又有分享交流,学员们通过潜心学、诚心看、真心悟,聚精会神“加油充电”。
在多福社区汇福门前,樊月(左一)介绍门上的回文联。
学员们参观“志愿者之家”
示范培训班选在辽宁,意义重大
在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凝聚志愿服务新力量。
11月26日,沈阳市迎来今年入冬第一场降雪,漫天飞雪飘飘洒洒,染白了校园,却激发来自全国各地学员的学习热情。
培训班上开展了“完善志愿机制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关于健全新时代基层志愿服务体系的初步思考”“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背景、问题与框架”“党建引领新时代志愿服务”“新时代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等专题辅导。
专家学者们凭借着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独特见解,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授课。整个专题辅导过程中,掌声阵阵,气氛热烈。
作为开班第一课的主讲人,中央党校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丁元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志愿服务高度重视,在这次中央社会工作会议上,把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社会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我们辽宁有着悠久的志愿服务的传统,也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这次示范培训班选在辽宁,我觉得意义非常重大。希望在这次培训之后,我们辽宁再接再厉,按照中央的部署,进一步把志愿服务工作推向新的阶段,为全国志愿服务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提出更多的案例,能够上升到理论,来引导全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我们将着力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健全更加完善的支持保障机制,鼓励更多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共同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辽宁实践作出新的贡献。”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姚世明说。
培训班现场
这是辽宁志愿服务工作者的样子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次培训的一个亮点就是“走出去”,培训班组织学员走出课堂、走进现场开展实地参观学习,帮助学员们深化精神洗礼、开拓思维眼界、对标先进提升。深入一线,这是辽宁志愿服务工作者的样子。
沈阳故宫博物院
志愿者贴心送上暖贴
11月27日,在沈阳故宫志愿者服务岗,看到学员走来,志愿者们走出岗亭,一位志愿者手拿水壶为大家倒上热姜茶,还有志愿者为大家发放沈阳故宫宣传册。
得知学员中有来自南方的客人,志愿者赵凯送上暖贴:“下雪过后,沈阳降温了,今天很冷,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这个暖贴哪里冷贴哪!”一位学员冻得脸通红,哈着气说:“有你们在,我们心都暖了!”
今年10岁的李欣妍、段云曦是沈阳故宫志愿者讲解员,雪地上认真讲解的她们成了沈阳故宫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段云曦说:“每当为游客导览时,我都会自豪地介绍沈阳故宫,让更多的人知道并珍视这座古老的宫殿和它所代表的文化价值。”
沈阳市沈河区滨河街道多福社区
回文联里说“多福”
在多福社区汇福门前,多福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樊月向学员们介绍门上的回文联,它是社区党员中心户、志愿者郭东辉老人创作的,上书“多福人人人福多,顺心事事事心顺”,精辟地总结了多福人的喜悦心情。
在郭东辉等先进典型人物的带动下,社区先后成立了邻里和谐、福文化、治安防范、爱心帮扶等10个特设网格党支部,以支部把方向、党员带头干、群众齐参与,锻造了7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以党组织力量实现建管并重,有效地将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水平。
沈阳市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这里的居民享福了”
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坐落于沈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北市地区,是和平区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四级组织体系,实现志愿服务直达基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10000余场,受益人群超30万人次。
参观完和平区“志愿者之家”,学员们感叹道:“能拿出这么大的地方做‘志愿者之家’,有魄力,在这里居住的居民享福了!”
志愿者在沈阳故宫讲解历史故事
志愿者正在进行讲解
学有所思躬行致知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思之愈深,行之愈远。
培训班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参训学员收获颇丰。学员们纷纷表示将立足本职、学以致用。
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处一级主任科员李婉婷:这次来到辽宁参加全国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示范培训班,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志愿服务氛围,不愧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我将把此次培训班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河南,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街道竹苑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胡诗华:志愿服务是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渠道、重要方式。
作为社区基层工作者,我将积极参与研讨,回到工作岗位后,带动社区居民互帮互助,更好地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综合服务部部长王丽雅:迎着初雪,来到辽宁沈阳参加这次示范培训班,机会难得。我将把培训学到的知识融入实践,进一步完善上海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有效整合社会各界力量,为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贡献志愿力量。
鞍山市立山区双山街道新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丹丹:通过参与此次培训,真正拓宽了工作思路的深度与广度,我深刻学习到基层治理是一项专业程度很高的社会活动,而志愿服务是实现多元共治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将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利用好社区阵地,不断推动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到基层治理中,使社区服务提质增效。
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志愿服务部主任刘涛:几天来,10多位志愿服务领域的专家教授对健全新时代基层志愿服务体系、完善志愿机制构建、党建引领新时代志愿服务等10多个专题进行诠释和讲解,我将把培训学到的知识和理念融入到实践工作中,更好地推进辽宁慈善志愿服务工作。
沈阳工程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王艳峰:聆听丁元竹、魏娜等全国知名学者的讲座,也学习到了全国优秀的志愿服务实践经验,对人才培养非常有帮助。我将继续撰写资政建言,助力破解辽宁社会治理难题,持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挥老师社会服务优势,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促进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服务的联动与融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主任廖志军:作为雷锋的家乡人,这次能够来到沈阳参加培训,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
到了沈阳,就感受到志愿者的热情和周到,沈阳志愿服务工作做得非常好。通过几天的培训,所有来自全国的志愿服务工作者们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和很深的感悟。我们会把这种感悟带到实际工作中,推动各个地区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