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了增强企业和监管部门的风险意识,通过科学风险研判、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差异化监管,提高风险防控效率和效果,我省开始对食品安全风险实施分级分类防控。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各地按照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类型、日常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违法行为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情况,科学计算企业的静态和动态风险分值,按照A、B、C、D四个级别,确定每家企业的风险等级,按照对较高风险生产者的监管严于较低风险生产者的原则,确定企业监督检查频次,从而实现了监管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针对近两年监督检查、监督抽检、风险监测等发现的突出食品安全问题,将酱腌菜(窖腌腌菜)、水产制品(海产品)、冷冻饮品、调味品、肉制品等5类产品明确为区域性风险产品,提出17项需要重点解决的风险问题,组织各地开展专项整治,逐个品种治理、逐项问题解决。紧盯多批次抽检不合格和投诉举报集中的企业,组织开展重点检查10家,发现问题52项,下发《督办函》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对9家乳制品、肉制品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体系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属地监管部门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企业方可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