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李强


光荣榜
李强2004年到本溪满族自治县委政法委工作,任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兼综治办主任。
13年来,李强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平安创建工作之中。
2008年,本溪县连续第五年荣获省级平安县荣誉称号。
2013年、2014年,本溪县连续两年荣获省级平安示范县荣誉称号。
李强也多次荣获省、市、县各种荣誉。
2007年5月,李强被省委省政府荣记一等功。
13年来,李强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2004年,李强从一名检察院副检察长,成为了一名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兼任综治办主任,那时候他才40岁出头。没想到,李强在这个位置一干就是13年,他成为了一名长期从事综治工作的基层综治办主任。
13年的时间,李强凭借着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凭借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全县的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深入农家调研数月
在全县创建群众工作中心
13年中,深入居民和农户家中开展调研已经成为了李强日常的工作之一。
2011年,李强发现,当时的农村都分为居民组,居住的都比较远,有的地方发生了矛盾也不知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强深入乡镇村社区和农户家中开展调研达数月之久,全面了解当前农村治安形势、研究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情况。
在调研中,李强在王家崴子村王家崴子居民组发现了一个调解能人孟大哥。“这个孟大哥在村子当中特别有威望,谁家遇到了问题,有了矛盾都愿意找他去调解,许多矛盾纠纷在孟大哥这,短时间内就能调解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让孟大哥的经验得到推广?李强通过调研,提出了将当时正在建设的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职能扩大,以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和服务群众生活为出发点,在全县乡镇建立了群众工作中心(综治工作中心)、村建立群众工作站(综治工作站)、村民组建立群众工作院的三级群众工作网络。
而孟大哥等有威望的村民,则在村民组中通过选聘成为群众工作委员,建立群众工作院,担负矛盾纠纷调解、治安信息上报、社情民意收集、信访代办服务的职能。
就这样孟大哥的经验得到了推广,300多名群众工作委员纷纷上岗,县委每年还为他们提供补助,让矛盾纠纷在农村不出居民组就得到了及时的化解。
从2011年成立群众工作中心至今,三级群众工作网络在平安建设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4年,本溪县成立了社会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各乡镇都成立了信息平台。通过居民工作网络,全县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录入了全部人口信息。
“通过居民工作网络,我们录入的人口信息非常详细,可以说现在人口普查都不用重新查,通过我们的信息就一目了然。”李强自豪地说。
积极牵头研究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救治工作取得突破
刚参加综治工作的头几年,李强就发现本溪县精神病肇事肇祸问题特别严重。“2007年,全县发生的9起命案中,有4起就是由精神病肇事肇祸引发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强又开展了细致的调研,他深入到精神病患者的家中,认真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情况。
“在调研中,许多精神病患者的情况都让我震撼,有的精神病患者被家人用铁链锁在床上,还有的就被锁在屋子里,吃喝拉撒睡都在这。最重要的是精神病患者对于整个家庭的拖累都非常严重,精神病患者的父母不敢离开家,甚至只能在家以泪洗面。”
于是,为了解决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李强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研究创新解决办法,在他多年积极牵头努力下,县委于2012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县财政每年列支50万元,专门为困难的严重精神病患者进行免费送院治疗,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严重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2016年,本溪县还建立了专门的精神病院,以前,精神病患者还要到外地的医院进行救治,如今,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在本地的精神病院就可以得到医治了,解决了许多精神病患家庭的困难。
小于就是得到救治的一名精神病患者,以前小于的父母因为没钱医治,只能把他锁在屋子里,不敢出外打工,因为小于只要有机会就从家里跑出来到外面抢东西,父母只能轮换着看着他,怕他惹事。但是如今小于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医疗吃住全部免费,父母也可以在外打工了,整个家庭的困境得到了解决。
如今,李强只要有时间就会到精神病院看一看,看到精神病患者情绪稳定,看到精神病患者的家人因此回归正常生活,李强总会感觉特别欣慰。
李强说:“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许多精神病患者都是由抑郁症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为了解决精神病患者前期抑郁症疏导问题,还专门成立了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旨在从源头上解决精神病肇事肇祸问题。”
为化解社会矛盾
深入到群众当中去
2014年,有一对老夫妻来到了政法委,说遇到了难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李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通过详细地询问,李强得知,约一年前老两口被摩托车撞了,随后肇事司机把老两口的身份证给骗走,将保险赔偿取走了。
得知被骗的老两口找到了保险公司和公安局,保险公司表示赔偿金已取走,和他们没有关系,公安局表示让老两口找肇事司机要钱。老两口实在没办法,就来到了县委。
了解此事后,李强马上把公安局和法院的相关负责人找到了县委,最后经协商,老两口得到了8万元的赔偿款。
如今,老两口为了感谢李强,每年都会给他送点山野菜。虽然山野菜并不贵重,但老两口这份感恩的心却值千金。
为了化解社会矛盾,李强充分发挥深厚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协助县委,接待化解全县重点矛盾纠纷,每年亲自接待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50余起,召开各类案件协调会议近百次,接待群众300余人次。
有一年,为了化解一件大的矛盾纠纷,李强在村子里住了7天7夜,他说:“化解矛盾,还是要深入群众当中去,进村庄,进农户,坐在炕头上,面对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
关注重点问题
创建平安建设群众基础
“平安创建工作,就是只要影响平安的问题都要抓,一定要把影响平安的问题向前抓,并且坚持抓,目的就是要稳定平安。”李强这样对记者说。
作为综治办主任,李强亲力亲为,敢于担当,亲自组织召开开展打击电动三轮车非法营运,打击非法采矿专项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县中心客运站周边秩序集中专项整治,校车安全管理整治,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公安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和灾害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社会安全平安。
除了各项平安专项行动,李强还注重平安建设的群众性。
“我们几年前给所有的楼道内都安装了楼道灯,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灯泡都年久失修无法再用。于是,本溪县一普通居民就主动担负起了维修楼道灯的责任,只要有人打电话,他就第一时间上门服务,甚至在大年三十也帮着去维修楼道灯。为了鼓励这种奉献精神,我们将其树立为全县平安建设的典型。”李强对记者说,本溪县这样的平安建设典型并不在少数。每年,本溪县都会开展大型的平安建设评比活动,对基层群众进行表彰。
李强说:“我们非常注重培养普通群众的平安建设典型,一名普通见义勇为的群众,一个常年坚持及时除雪的养路工,一个捡到钱包马上归还失主的出租车司机都有可能成为平安建设的典型。平安建设不是几个部门的事儿,每个人都是平安建设的一分子,都应该在平安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