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群众心里的“好官”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董楠 文并摄 | 发布时间: 2017-07-17 09:31
记我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段海

 
  光荣榜
 
  段海,1964年10月生人,1987年7月入党,2011年起任朝阳市龙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曾先后获得过朝阳市综治先进个人、龙城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平安建设者,段海淡泊名利,兢兢业业,攻坚克难,化解了一大批疑难矛盾纠纷,为维护一方平安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提起段海,当地群众说了一句最朴实的话:“段海是一个好官。”
  近日,记者来到了朝阳市龙城区综治办,当时段海正在为协调处理一起疑难矛盾纠纷紧张地忙碌着。这一天气温高达35摄氏度,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滴滴落下,他顾不上喝一口水,一干就是3个小时,而这种在常人眼中所谓的辛苦对他而言早已是一种习惯。他正是以这种不辞辛苦、甘于奉献的工作态度成功化解了一大批疑难矛盾纠纷,逐渐成为了龙城区领导、同事和群众心目中公认的平安守护者。
 
  淡泊名利的平安“行家”
 
  今年53岁的段海在被评为我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之前,仅获得过朝阳市综治先进个人和龙城区优秀共产党员两个荣誉称号,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够优秀,相反他早已是龙城区政法综治系统公认的行家能手。
  段海的桌子上堆积着满满的材料和许多与政法综治工作相关的书籍。龙城区综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段海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向书本学习,向先进人物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补充能量,有针对性地指导政法部门和基层开展工作,并影响和带动了团队人员的成长和进步。
  工作中,他根据上级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谏言献策,先后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稳定和平安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源头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实施意见》《龙城区关于对影响社会平安稳定有关事项的约谈追责办法》等100余份对平安建设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意见和文件,破解了平安建设工作中的很多瓶颈性难题,加速助推了全区的平安建设。
  同时,他还带领团队探索了“三调联动”矛盾化解新模式,在农经、卫计等22个部门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在区法院设立了诉前调解中心,在朝阳市公安局新华分局设立了区调解中心,还在全区推动实施有偿调解。此外,他还积极推进区、镇(街)、村(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协调组织人事部门配齐、配强了基层工作力量,并将网格化、信息化建设融入到综治中心建设中,目前龙城区自上而下全部成立了规范化的综治中心。
  此外,段海任龙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以后,龙城区建立了221支巡防队伍,全力推进了每年在公共区域建200个视频监控点位的规划,升级改造了含3407个监控点位,在豪德贸易广场等15个重点部位增配了1560件防盗设施,在全区设立了270个基础网格,511名专兼职网格员,开通了169个综治信息账号,录入各类数据19万余条。龙城区综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段海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是最多的,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才使龙城区连续多年获得了省级平安区荣誉称号。
  在段海这种扎实有效的工作下,龙城区综治工作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更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但是对于段海个人而言他身上的荣誉却少之又少,因为他将很多本应属于他的荣誉都让给了他认为比他还努力的同事们。
  “我认为名利这个东西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只有这样才能不丢掉入党时的初心,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党的培养。”段海对记者说。
 
  一个名副其实的硬汉
 
  谈起段海,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硬汉,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百姓之所以称他是一个好官,这也是原因之一。
  “在处理矛盾纠纷时,段海书记着实为我们大家做了一个榜样,无论经历何种难事,他都会努力解决。”龙城区综治办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对于普通人来说,言而有信是一个人在人群中的立足之本。对于平安建设者,它更是工作中取得群众信任的砝码。“为百姓办事就得言而有信,能办到的说,办不到的不说,人品实际才是一个平安建设者最大的能力。”段海如是说。
  前些年,龙城区某村民群体因土地承包问题发生了矛盾纠纷,该起矛盾纠纷不但情况复杂,而且当事人还不讲道理,很多人都曾劝段海不要接这块烫手的山芋,但是段海听闻这个事件后二话不说就接下了,并开始昼夜奔波劳累。
  起初,很多村民都不相信段海有能力有决心处理此事,认为他一定会有所偏袒,首先牺牲老百姓的利益,所以在刚开始接触这起矛盾纠纷时段海就迎来了村民们的不配合和抵触,有一些村民甚至还故意往段海身上“泼脏水”,想让他知难而退。然而,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段海都没有退缩,并把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来看待,迎来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龙城区综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段海帮助龙城区百姓解决了数十件疑难矛盾纠纷,虽然经常加班加点,但他从来没有因此而抱怨过,而且还为群众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法律服务。
  “段书记对法律法规理解得特别透彻,我们每次咨询法律问题时,他都会耐心细致地解答。”龙城区居民张大爷对记者说。
  如今,很多受益群众想请段海吃饭,想给他送东西,但是他都婉言拒绝了。他说:“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因为百姓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百姓就是我们的亲人,能够得到百姓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硬汉的铁骨柔情
 
  俗话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采访中记者见到了硬汉段海柔情的一面。
  据统计,段海共处理突出矛盾纠纷案件9件,疑难矛盾纠纷案件65件,并牵头积极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层系列平安建设,以及网格化和信息化四大建设任务,使龙城区形成了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信息研判、稳控化解和重大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及“三调联动”、大调解的工作格局。
  采访中,段海向记者坦言,2015年既是他最难的一年也是他印象最深的一年。元宵节又称为团圆节,2015年的那一天,段海为了处理一起矛盾纠纷案件,带着同事们再一次熬夜到了凌晨三点多才把该处理的工作全部处理完回家。“我本想妻子早已经睡了,但是没想到她仍然坐在饭桌前等着我回家。”段海对记者说。
  当谈到妻子时,记者发现段海正在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他的眼泪在眼圈里不停地打转。段海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能够在工作上取得现在的成绩,是与妻子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之所以说2015年是段海最难的一年,实际并不是他工作上的疲倦而是对妻子的愧疚。
  段海告诉记者,2013年妻子检查出患有肿瘤后,他曾一度瞒着妻子,并全方位地照顾她,使其病情逐渐有了好转。但是,到了2015年,因疑难矛盾纠纷案件繁多,加之经常加班加点使其不能够再对妻子进行全方位的照顾,而这一年也正是妻子病情加重的一年。
  妻子病情不能耽误,矛盾纠纷也必须解决,那时的段海经常奔走于医院和单位之间,虽然心力交瘁,但是他硬是圆满地解决了所经手的各类疑难矛盾纠纷。
  “这些年工作上再难我都不怕,我最怕的就是妻子的健康情况,因为我愧对她的实在是太多了,我怎么也没想到,她能够拖着患病的身体在当年元宵节等我吃饭到凌晨三点多。”说到这里,硬汉段海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眼泪从眼眶中流下来。
  “现在您妻子健康状况如何呢?”记者问。
  “现在她的身体情况还不错,每天精神状态也非常好,这是我最欣慰的,我也能更加放心地干我想干的综治工作了。”段海对记者说。
  龙城区综治办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段海都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他为政府分忧,为群众办实事,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从内心里感谢他、敬重他。
  采访中,记者认为段海曾经可能是一名军人,但段海告诉记者他并未当过兵。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记者在他的身上找到这种感觉呢?采访结束后,记者发现,这种感觉一是源于他的为人,二是源于他对平安建设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