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阳,1935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分配到鞍山市永乐区人民法院,任书记员,1955年4月调任鞍山市法律顾问处,授予律师资格,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律师。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先后在矿山、农场、工厂劳动。1979年改正,任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1980年至今从事律师工作。他是国家一级律师,曾记一等功两次,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律师,司法部授予银星荣誉。
1982年,陈庆阳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热爱党、拥护党、忠于党,用坚韧和执着实践着对党和律师事业的无限忠诚,被誉为“律师界不倒的旗帜”。
现在,这位共和国第一代律师中唯一还站在辩护席上的大律师,一次又一次地打开情与理的死结,也一次又一次地彰显出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他是用毕生的信念守住忠诚的人民律师。

一心向党
历尽劫波不改初衷
“新中国成立后,每天都看到耳目一新的事,心情非常好。回想读初中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四川南充,官员贪污成风。共产党的干部和国民党不一样,对老百姓好,不摆架子。共产党军队真是人民军队,和蔼可亲。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都是对人民有好处的事。我在南充念高中的时候,就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朴素的感情。”
——陈庆阳自述
1935年,陈庆阳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书香门第,1937年抗战爆发,举家迁居四川北部的南充县。1949年南充解放,他正在县立男子初级中学读书,第二年升入高中。川北地区革命教育开展的轰轰烈烈,学校经常邀请革命英雄给大家作报告,其中有重庆渣滓洞和江姐关押在一起的幸存者。战斗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革命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深深印在陈庆阳心灵深处。除了上学,他一有时间就参加各种运动,跟着机关、部队到处宣传,所见所闻,让他明白许多革命道理。陈庆阳还经常去听党课,知道共产党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每个人都要为之奋斗。
受那种气氛熏染,陈庆阳对共产党产生了朴素的感情。他从心底感受到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把成为这样政党的一员,作为他的追求。他积极要求进步,1950年入团,担任团支部委员,学生会长。经历两年高中学习生活,他的政权意识得到很大提高,深刻认识到枪杆子、刀把子、印把子是人民政府的根本。1952年他考进四川大学政法系(即西南政法学院的前身),就基于最淳朴的政权意识。
在校期间,陈庆阳刻苦学习,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1953年毕业,19岁的陈庆阳和同学们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被分配到鞍山市。
1954年7月,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并实施,也是新中国律师制度着手创建时期。在这部《宪法》中明文规定被告人有权请律师辩护。1955年6月,鞍山市成立法律顾问处,陈庆阳服从组织分配,改行做律师。当时的鞍山市也只有包括他在内的两名律师。陈庆阳年轻,工作热情高,再次向党组织表达要入党的迫切心情。
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鞍山市司法局开展“大鸣大放”,鼓励群众给党提意见。陈庆阳想不通,共产党还有缺点吗?有什么意见可提?他没有表态。整风会上,有人提出工资太低,要求涨工资。陈庆阳脑海里翻腾着一个绝对化的概念,共产党不会有缺点。领导说小陈谈谈你对党有什么意见,你是大学生,要积极发言。陈庆阳就谈了自己对一桩案件的看法。
这是他代理辩护的一起案件。一对已婚男女关系不清白,败露后女方控告男方强奸,纪检部门介入,当事人不承认自己强奸,当场被抓起来了,要求严惩。但是检察院和法院研究之后认为不构成强奸,法律顾问处让陈庆阳代理这个案子。陈庆阳看了案卷,认为在没有弄清之前,就把人抓起来,似乎不妥。纪检部门再次审问,结果他承认自己强奸,签字画押,给放出来了。
这时社会上有反映了,当事人不承认强奸,就抓起来,承认强奸,就放了,这是什么法律呀?纪检部门听到风言风语,又把当事人抓起来了,审讯结果他矢口否认强奸。过段时间,法院宣判了,当事人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司法局“大鸣大放”,陈庆阳谈起这桩案子,从一个律师的角度,对案件怎么看,就怎么说。“监狱不能说进就进,说出就出,上级领导一句话,就关人,上级领导一句话就放人,这不行,法律才是准绳。我的意思,司法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之下,但是制约过细效果不一定好。”
这番话惹来大麻烦,“法律不要党的领导”成为陈庆阳在“大鸣大放”中攻击共产党的罪状,右派的帽子结结实实戴上了。
从1957年到1979年,陈庆阳度过了漫长的右派生涯,在采石场做苦力,在农场当饲养员,在工厂干体力活。工友们认为他犯错误了,不太接近他,过段时间,大家觉得他不是坏人。有文化,热心肠,肯帮助别人,工友们把他当成自己人。以至于厂领导由衷地说,小陈,虽说你不是党员,可我们有事喜欢找你研究。
这是陈庆阳严格要求自己、改造自己,按照党员标准去做人,辛苦工作换来的结果。右派岁月,陈庆阳读了很多书,充实自己,一本《共产党宣言》可以流利地背诵。他用读书来驱赶寂寞,所有能找到的书——法律的、政治的、哲学的,他都拿来读。家里再困难,也坚持自费订阅《人民日报》,时刻关心国家的政治走向。
陈庆阳这样总结自己右派经历: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锤炼了思想。
1979年春节过后,陈庆阳右派问题得到纠正,1979年4月,他回到法院工作,参与清理历史积案,尤其是1949年到1979年30年间的案子。他代理的那起强奸案子也翻了过来。
接着鞍山市恢复法律顾问处,陈庆阳被安排参加法律顾问处的恢复组建工作,再度披上律师战袍,站在法庭辩护席上。
陈庆阳绽放生命的春天,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在法庭上雄辩滔滔,代理很多棘手案件,陈大律师知名度迅速提高,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1981年,陈庆阳提出入党申请,1982年获得批准。
入党宣誓的时候,太激动了,这一天来的太不容易了。当年打成右派,当律师这个看家本领被剥夺了,陈庆阳只有用劳动来平复自己的心。受压抑22年,一旦成为党员,对着斧头镰刀宣誓,陈庆阳忽然热泪盈眶,声音哽咽。如今回忆起来,依然热泪盈眶。
敬畏法律
不辱律师神圣职责
“我敢拍胸脯说,这辈子代理无数官司,从不和法官搞关系,不办人情案、金钱案。凭我对法律的忠诚,良心,替当事人打官司,追求公平正义。”
——陈庆阳自述
在鞍山,陈庆阳“一案成名”的精彩辩护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1979年9月,在新中国第一部《刑法》正式实施前的100多天,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鞍山市铁东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周强、匡平、褚明亮殴斗致死一案,这是恢复律师制度以来鞍山第一个大型审判庭。陈庆阳被指定为被告人匡平的辩护人。开庭那天,法庭辩论异常激烈。两轮辩论中,陈庆阳依据事实,慷慨陈词,对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匡平构成犯罪予以强有力回击。第三天,匡平被无罪释放了。
鞍山百姓从那时起,送给陈庆阳一个雅号———陈铁嘴。他的精彩辩护词后来被写进了法学教材。
上世纪八十年代,整个中国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人都有一种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和渴求。当时各地都需要尽快培养法律人才,鞍山同样成立了很多成人学校用以提高公、检、法、司在岗人员的知识和业务水平。由于陈庆阳在法律界的威望,又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知名律师,于是领导就安排他讲课。
陈庆阳接受过良好的小学和初、高中教育,可当时的大学教育远没有现在这样正规,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未创立,同时国家建设急需大批人才,所以,快速培养人才成为当时高教业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他在西南政法学院攻读两年法律专业,学的是苏联法律体系,新中国废除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国家只有一部《共同纲领》,就是临时宪法。学校教学即根据国家法制建设进程开设临时宪法、镇压反革命条例、婚姻法等课程。1954年国家出台《宪法(草案)》,陈庆阳和同学们学习、讨论“草案”,加深对宪法的认识。新中国的司法改革,就在于把旧法改造成为人民服务的新法,需要改造人们的思想。陈庆阳经历了那段特殊的历史。
改革开放初期,法律人才奇缺,盛名之下的陈庆阳无法拒绝鞍山市领导交办的这一任务,现实逼着他学习《刑法》《刑事诉讼法》《宪法》,重点是中国法制史。三年讲课,对陈庆阳意义重大,他成长为学者型律师。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陈庆阳干中学,学中干,教中学,学中教,相得益彰,实实在在提高了他的法律实践水平。
陈庆阳工作认真是出了名的。他每办结一案都订成一本规范整洁的卷宗。鞍山市司法局曾为他办过卷宗展览,前来参观的律师无不叹服。
在鞍山,陈庆阳影响了周围许多人,带出了一大批才华出众的学生,如翟铁羽、周钢都、吴哲、荆延风等。有人说,鞍山市能拥有一支素质良好的律师队伍,陈庆阳功不可没。
陈庆阳所在的辽宁仁源律师事务所,在鞍山算是较有实力的,刘建平主任说:他是真正共产党员,一生不随波逐流,对身边发生的事,关心,对当事人,耐心。
辽宁仁源律师事务所没有党组织,陈庆阳在没有党组织的情况下,依旧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党员操守,带动年轻律师积极向上。陈庆阳打官司,很少向当事人收钱。不管多厚的卷,他都一页一页仔细阅读,不漏掉任何细节。对当事人负责,真正把自己的精力用在工作上。他说,我们代理每一起案子,在对整个司法制度来讲是小事,但对当事人方面都是大事,必须尽心尽力把案子办好。陈庆阳从不教年轻律师怎样挣钱,怎么去和法官搞关系。办案要合法,公开,坚持程序正义。
当然,所有法庭上输给陈庆阳的人都心悦诚服:败给陈大律师,值!
不做律师,他没法活下去。律师职业,延伸他的生命。他通过个案,努力净化司法环境。
树立家风
营建社会健康细胞
“我没有明确的家教,只想树立一种家风,我首先要做到光明磊落,不搞歪门邪道,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们,讲大道理不行。我的外孙子、外孙女都是党员,我很欣慰。我经常和他们讲,党员标准很高,做合格党员,需要永远去努力,没有尽头。”
——陈庆阳自述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安则社会稳。陈庆阳有两个女儿,一个外孙子,一个外孙女,除了大女儿没入党,其他人都是中共党员。他拥有名副其实的党员家庭。
陈庆阳出身小职员家庭,父亲原来是山东省政府做会计工作,抗战爆发后,带着家人辗转流亡到四川南充,在南充县民众教育馆工作,教育民众,宣传抗日。母亲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起初在南洋教书,和父亲结婚后,在山东济南当教师,到南充后,继续教书。陈庆阳有个姐姐,还有弟弟妹妹,他四岁时就跟母亲识字,读《古文观止》。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调陈庆阳父亲去四川省教育厅工作,他拒绝了,理由是国民党贪污之风太甚,自己不愿置身污浊官场。解放后,父亲到南充师范学校工作,直到62岁退休。
父母对陈庆阳影响至深,在他当右派那些年,老人经常开导他。父亲做了半辈子教育工作,写得一笔好字,《毛泽东选集》四卷读得烂熟,尤其对明代历史有心得。他常和陈庆阳讲存亡之道,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看正面,看主流。陈庆阳深受启发,工余时间,发奋读书,充实自己,度过那段难熬的时光。
陈庆阳老伴王淑岩,1935年生人,原籍营口大石桥,初中毕业进入鞍山行政干校学习,1953年分配到鞍山市永乐区法院工作,1955年和陈庆阳结婚。在陈庆阳成为右派之前,王淑岩就是非党积极分子,总参加组织活动。陈庆阳被打成右派,组织上就不找她参加活动了。她天真地问院长这是怎么回事,院长意味深长地说,要经得起考验。这一考验就是20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入党。
陈庆阳的右派问题影响到大女儿陈娟的前途。恢复高考时,下乡在外地的大女儿陈娟报考大学,要求回家住一段时间,复习功课。陈庆阳不同意,说:“别的知青都老老实实在农村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你凭什么特殊?老老实实在农村待着。”陈娟很努力,考取一所中等专业学校。
二女儿陈刚华从成都科技大学毕业,在鞍山市技术监督局工作,通过了司法考试。陈娟的儿子曾涛就读中国农业大学,在学校加入共产党。毕业后到偏远地区当村官,后来考上公务员,在北京市房山区委纪委工作。
陈刚华的女儿李璐从辽宁大学毕业,考取公务员,工作第一年就光荣入党。
陈庆阳对孩子们都很满意,做一辈子法律工作,没给她们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只给她们精神的满足。他在人生低谷时,组织上不能入党,就在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自律。在事业顺遂时,他时刻以党员标准衡量自己。学习党章,遵守党规,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单位,传播正能量,在家里,树立良好家风,营建党员家庭。
不倒旗帜
六十年正能量不竭
“如果按公职来讲,其实我早就已经退休了,而现在还继续担任律师的工作就不受年龄限制了。要问我什么时候不再担任律师的话,等我什么时候感觉不能对人负责了,我就真正意义地退休了,律师最大的天职是责任,只要我还能负得起这份责,我就要一直做下去。从另一个角度讲,律师这个职业还很年轻,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制度的健康发展,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律师,我感觉我还应该作出一些贡献。”
——陈庆阳自述
“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这是书法家陈登科写给陈庆阳的古训,挂在他的办公室里。阳光洒进陈庆阳的办公室,一盆常绿植物枝繁叶茂,宽大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各种案卷资料,他每天在这里研究案子。
陈庆阳被誉为“律师界不倒的旗帜”,这不仅因为他备受当事人、律师同行、政法系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推崇,还因为他在身患癌症后,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省司法厅为他荣记一等功,鞍山市委书记将“人民的好律师”绶带披在他肩上,老百姓送他“四铁”称号——铁嘴、铁肩、铁骨、铁人。
“四铁”充溢着正能量。
早在1979年,也就是律师制度恢复的第二年,陈庆阳就被选为鞍山市铁东区人大代表,成为辽宁律师界“登堂入室”参政议政第一人,同时也是我国地方上最早的律师人大代表之一。第二年,他又当选为鞍山市人大代表。1993年,陈庆阳成为辽宁省第八届人大代表,并连任一届。在人大代表履职期间,陈庆阳为辽宁的民主法治进程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议案和建议。作为鞍山市最早的两名律师之一,陈庆阳至今仍是当地律师参政议政的标本。
陈庆阳是省、市、区人大代表,长达20多年,多次被评为优秀人大代表。鞍山市一府两院,对他提的意见都很尊重。
陈庆阳连续三届被鞍山市聘为政府法律顾问,尽心尽力尽自己的职责。有的地方性法规需要调整,征求陈庆阳意见,他会把自己的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工工整整誊写清楚,递交上去。
1997年9月,陈庆阳不幸罹患膀胱癌,随后的7年当中,陈庆阳先后做了3次手术,但每次术后他都像上足了发条一般,每年办理的案子仍达近百件。第四次手术之后,陈庆阳再也没去医院检查,病症也没有复发,身体健康。根本看不出他曾经身患绝症。陈庆阳生病那几年,很多人担心他不会再出现在法庭上。
如今80多岁了,陈庆阳还在替当事人打官司,他没有助理,处理案件都是自己操作,小事也自己做。他说凡事自己经手好一些,害怕遗漏细节。现在岁数大了,看卷、照相费劲,他的孩子帮助照相。
很多人劝他,这么大岁数了,退下来吧,钱不是不够花。他说,干工作有如此乐趣,退了能干啥呀,还不如天天忙点事。实事求是地说,陈庆阳把工作看成乐趣、习惯、责任。
“我是律师,是党员,讲法,也要坚持党性。我当三届鞍山市政府法律顾问,替政府化解矛盾,首先考虑群众利益,不做御用律师。”
如果为了钱,以他的声望,他只办那些标的额大的、收费高的案件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陈庆阳的年收费额并没有排在鞍山律师的最前列。他承办的很多案件显然不只是为了钱,那么除了钱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追求的呢?就是事业,就是追求人生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