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道德“村风”吹满地,金山村人挺争气——一个以积分制创新基层治理的实践样本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驻丹东记者 王大海 | 发布时间: 2024-08-26 10:23

  8月23日中午,记者走进了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金山村村委会,在一楼,一间与众不同、挂着标志的“积分超市”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这是村委会开的商品超市?这是怎样的超市呢?

  走进超市,只见货架上摆放着牙膏、纸巾、洗涤用品,还有蒸锅、炒勺等各种生活用品。金山村党总支部组织委员李翠翠告诉记者,超市的确是村委会办的,但这里的商品只能由本村村民用积分换购,积分则是村委会根据《金山村积分制管理方案》对村民的行为表现赋给村民的。

村里组织部分村民开会,征集村民好建议

村里组织部分村民开会,征集村民好建议。

  更看重的是荣誉

  这天,二组村民杨玉凤走进超市。

  “杨大姐有什么事吗?”“我来换几袋洗衣粉。”

  “杨大姐是参加村里活动的热心人,他们家也是得积分多的家庭。”李翠翠告诉记者。

  杨大姐说:“村里实行积分管理,村民们用积分能换得方便日常的用品,挺好的。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换的东西并不很贵,咱们也不是图这点便宜,咱们看重的是这份荣誉。”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德斌说,实行积分管理制度,目的是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建设和公共服务,促进村发展,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目前,全村1000多户家庭参与积分管理,实现了农户志愿积分的全覆盖。

  树苗也是奖品

  村委会设立了“积分超市”,悬挂显著标识,建立管理台账,指定专人进行运维管理。

  李翠翠介绍说,超市里供村民换购的商品,来自村集体经济、党建经费投入,共建单位、驻村企业、爱心团队捐赠等,累计筹集经费和实物折合人民币5万余元,购置包含洗衣粉、电热水壶等在内的30多种与农户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品。

  同时,村里还为综合积分年度排名靠前的200户家庭免费提供果树树苗4000余棵、蔬菜苗8000余棵,并将这些农户纳入党群共富责任区,由农业技术全面的志愿者全程给予种植技术指导。

  志愿服务“有德”亦“有得”,村民参加志愿服务也感觉更加有意思、更加充实。

  人人争当志愿者

  金山村的志愿服务积分制将乡村治理“村里事”变成了“家家事”“人人事”,在村里形成了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风尚。

  四组村民刘维凤看到邻居家婆婆和媳妇相处不和,矛盾不断,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口角,于是她多次到邻居家里开导婆婆,和媳妇谈心。最终刘维凤与村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帮助邻居家婆媳消除了误会和矛盾,缓和了家庭关系。刘维凤得到了3分的积分奖励。

  赶礼,是令村民们头疼的事。在金山村,积分管理制度规定红白事以及过生日、升学都不允许大操大办,严格限制赶礼。如今,金山村村民再也不会为赶礼而发愁,新村风让人们过上了舒坦的日子。

  金山村实行积分管理制度,村民们聚合力、出实招、求实效,让金山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明乡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书写了“建设美丽金山”的动人故事。

  志愿积分怎么算?

  金山村的志愿积分设置并不复杂,以自然年为周期,以户为单位,实行百分制管理,年底兑现奖励,再重置积分。赋分体系包括每户基础分100分、民主评议分、好人好事分以及违法违纪违反道德扣分等指标。积分高的将被评为“星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