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启动第二轮异地监督帮扶行动。在这场为期7天的行动中,40名执法人员组成8个帮扶组,犹如利剑出鞘,带着使命与责任奔赴5市,帮助当地共同构筑守护蓝天的坚固防线。
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帮扶组对企业开展现场帮扶,指导企业做好环境管理工作。王博 摄
号角吹响
“精准狙击”已开启
夏日阳光如织,照耀着辽沈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随着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辽宁省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方案》的印发,一场针对大气污染问题的“精准狙击”行动迅速铺开。
此次行动通过打好行前培训教育、强化监测执法联动、优化线索任务清单、建立对口联络机制、统一问题审核标准、及时复盘总结经验这套组合拳,为监督帮扶行动稳步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7月28日,8个由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组成的帮扶组犹如8柄利剑,带着使命,带着责任,更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踏上了异地监督帮扶的征途。
精兵强将
异地帮扶显成效
在监督帮扶的大军中,大连市生态环境局的表现尤为亮眼。作为辽宁省的排头兵,大连市不仅自身工作成效显著,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帮扶组,对同样是辽宁石化产业市、产业结构相近的盘锦市进行对口帮扶。
在盘锦市工业园区里,大连的帮扶组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每天早出晚归,深入盘锦市的每一家企业,从污染防治设施的每一个细节入手,逐一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污染源。监测部门“登高探渊”,从高耸的废气排放烟囱到深邃的地下管道,都留下了他们辛勤监测的身影。他们不仅仔细检查污染防治设施的每一个细节,还耐心指导企业如何规范排污、优化治污设施。
“真的很感谢你们能来给我们企业做这么详细的指导。”企业负责人感激地说,“以前我们对环保管理不够重视,现在看到你们这么用心,我们也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正是这样的坚持和努力,大连帮扶组在短时间内共帮扶排查企业23家,发现环境问题71个,其中重点环境问题12个。
帮扶工作开展期间,盘锦市生态环境局、监测站与大连帮扶组紧密对接、工作上协同开展,使得发现问题、固定证据、移交案件等顺利推进。
创新引领
科技赋能展风采
“省生态环境厅开展的监督帮扶活动为我们送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政策指导,这不仅让我们能够升级改造污染治理设施,还有效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保障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运行。”抚顺铝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
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正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环保事业注入科技力量。“我们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不仅能够看到企业实时数据,还能通过多源数据比对分析,发现企业是否有逃避监管、弄虚作假等行为,实现对企业的远程监控,以科技赋能‘线上’战场。”
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帮扶人员在监测平台进一步核实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情况。 李广 摄
精准帮扶
细节决定成败
在监督帮扶的过程中,各市纷纷将此次行动视为提升环保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
辽阳市把省内监督帮扶作为国家监督帮扶的练兵场,完全参照国家要求,由执法和监测骨干组成帮扶组,注重平时的磨合与配合,时刻准备被抽调参加国家监督帮扶工作。
锦州、朝阳和葫芦岛三市与同时进驻的两个市监督帮扶组充分沟通协调优化工作进程,统筹安排线路,全力配合做好现场执法、监测和生活后勤保障,被帮扶地区与帮扶组分工不分家,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提升监督帮扶格局,充分利用监督帮扶的手段,发现解决了一批环境问题。
创新执法
助环境持续改善
辽宁通过借鉴大气监督帮扶工作模式,打破原有属地执法区域,在省内组织交叉互查,互相借力查找问题、纠治环境违法行为,是近年来执法机制方面的一项创新举措。
“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开展省级监督帮扶,针对空气质量差、明显反弹的城市,各市都要派出执法和监测人员,深挖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着力发现典型、突出环境问题,同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战果辉煌
环保路任重道远
经过两轮异地监督帮扶,共检查企业343家,发现305家企业存在各类涉气环境问题810个,其中突出环境问题71个。
行动不仅彰显了环保铁军的优良作风,也体现了对企业发展的护航作用。特别是在廉政监督方面,内部采取签署廉洁自律保证书的方式,而外部则通过向企业发放廉政监督卡,方便企业随时随地监督,并将相关情况能够直接向省厅反馈。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加强廉政建设,确保监督的全面与有效。
在这场监督帮扶的“战役”中,每一位环保战士都怀揣着对蓝天的热爱和对职责的信念,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既要有‘利剑出鞘’的冷酷,又要有‘严管优服’的温度”。
省生态环境厅在总结此次行动时强调:“我们要以此次监督帮扶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战果,不断提升全省大气环境质量。同时,我们也要继续发扬‘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优良作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未来的环保工作中去。”
·记者手记·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见证了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如何以铁的纪律、硬的作风、高的效率守护着蓝天白云。他们不仅是环境污染的“克星”,更是企业发展的“护航者”。它不仅仅是对企业的一次检查,更是对整个社会环境意识的一次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