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暑假托管有了地方,我们的错峰就餐和便捷配送也将有保障,没有了后顾之忧,干起活儿来也更有心气儿、有动力。”日前,某平台配送员张勇智在丹东市元宝区爱心驿站组织的防暑降温暖“新”礼发放现场高兴地说。
过了饭点
到这也能吃口热乎饭
7月21日,丹东市元宝区女人街人来人往,一家商场门前,有一处爱心驿站格外醒目。爱心驿站外面配备了宣传电子屏,正播放视频宣传片。记者走进驿站,里面配置了爱心雨伞、微波炉、饮水机、冷饮机、应急药箱,提供应急电话充电,爱心驿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驿站还提供失物招领、零工登记、防暑纳凉等服务。
说话间,两个外卖小哥将车停在了驿站前。其中某平台外卖员李刚是外地来丹东打工人员。他告诉记者,自己在丹东送外卖已经5年了。别看自己给这一户那一户送饭菜,可单子一多起来,自己只能闻着一单单的香味,却没有时间吃口中午饭。李刚擦了擦汗又说,有这个驿站太方便了,即使过了饭点,到这里也能吃口热乎饭、喝口凉丝丝的水。
调研之后
加强对新就业群体关爱
驿站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驿站“升级”的由来。
快递员、外卖员夏天头顶烈日或顶风冒雨,冬天顶着寒风与雪,饥一顿饱一顿已成习惯,工作十分艰辛。前不久,丹东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先后到8个行业党委和县区进行调研,同12名来自快递、外卖配送、道路货运的企业党组织书记和负责人深入交流行业现状、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和新就业群体诉求,梳理7个方面共性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一对一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征求丹东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经济组织综合委员会、快递等行业党委和外卖配送企业意见,确定6项活动具体措施。
7月17日,丹东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两新”工作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开展“鸭绿江筑‘巢’暖‘新’进行时”系列活动的工作方案》,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随后向社会公开发布《全市“鸭绿江筑‘巢’暖‘新’”系列活动倡议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注新就业群体,鼓励新就业群体融入江城基层治理。
暖“新”驿站
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随着筑“巢”暖“新”方案公布以及《倡议书》的发出,丹东市相关组织开始全面升级暖“新”驿站。依托社区、物业和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市级服务总站、区级15分钟服务圈、小区“幸福小站”三级服务体系。全市物业企业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因地制宜,进一步落实一区一策创建“友好小区”,建立既保障小区安全又合理便民的进出管理制度,科学设置配送路线导引、提供专属临时停车位,打通物业企业和配送企业协作配合的“末端通道”,做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配送服务更加快捷、让物业服务更有温情。
丹东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号召“爱心商家”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暖“新”套餐、错峰就餐、特惠菜品等优惠服务,共建“江城小哥食堂”、创建暖“新”商户,结合实际提供饮水休息、歇脚避雨、手机充电、餐食加热等便利。目前,全市已有8家餐饮企业初步达成共建意向,市小个专综合委员会党委将持续跟进,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将统一悬挂暖“新”商户标识。
据悉,丹东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两新”工作委员会将陆续推进建立江城“新”课堂教学点、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专项行动等系列活动,用好“圆桌恳谈会”工作法,及时了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凝聚,搭建新业态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引领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当好“流动哨兵”,全面提升全市“两企三新”党建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