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200万元!还差1秒就被骗“成功”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马克宇 驻盘锦记者 孙硕辰 整理 | 发布时间: 2024-04-17 09:24

  核心提示

  电话里的“民警”在催促,车窗外的民警在敲窗,谁是李逵?谁是李鬼?慌乱之下,当事人作出怎样的选择决定了200万元巨款是否能保住。

刘哲辰

  办案人:刘哲辰

  职务:盘锦市公安局反诈支队情报大队负责人

  3月8日11时20分8秒,盘锦市公安局反诈支队预警中心接到预警指令:市民王某正在遭受“冒充公检法”类电信网络诈骗,并且正在通话中。我们立即拨打王某电话,但始终无法接通,我凭经验断定王某是在犯罪嫌疑人的引导下设置了呼叫转移。当我们试图通过王某的家人对其进行微信语音通话时,王某直接挂断,我们意识到警情重大,情况危急,很大概率嫌疑人已经开始与王某通话。

  时间紧迫,反诈支队立即启动预警劝阻机制,向辖区派出所下达出警指令,同时对王某的资金开展保护,我们对王某的同步查找工作也随即展开。我们发现,王某之前急匆匆地从家驾驶车辆离开,最后消失在盘锦市兴隆台区市府大街与泰山路口附近,我们与盘锦市公安局兴隆台分局反诈大队民警迅速联动,分头查找目标车辆。

  经过紧张查找,当日15时左右,在市府大街22号楼下发现了王某驾驶的车辆,当我们赶到时,王某正在车内与对方进行视频共享通话。我们敲窗示意王某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要求其下车,但是王某已经被深度洗脑,极度不配合我们的劝阻。

  “不论你相信谁,打开门先听我说几句也影响不了‘对方办案’,你再判断谁是真警察。”

  “活生生的民警站在这里你不相信,你却要相信电话那边不知真假的人吗?”

  经过我们近20分钟的隔窗劝说,王某终于打开车门。我们发现,王某已经将家中所有的银行卡和存折带了出来,要进行转账,存款高达200万元。

  我们赶到时,王某的操作就差最后一步获取短信验证码就会将存款转给嫌疑人,好在最终被及时制止。随后我们立即将王某带回支队,对其名下财产进一步采取了保护性措施。

  经询问,王某于3月8日10时26分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盘锦市公安局民警,称王某涉及一起诈骗案件,让其配合调查。王某按照对方指示一步步进入骗局,幸好我们赶到及时制止。

  王某幡然醒悟后对我们的及时劝阻感激不尽,我们也对守住百姓的“钱袋子”感到十分欣慰。目前,盘锦市公安局反诈支队和兴隆台公安分局已根据相关案件线索开展进一步的侦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