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临盛世三月天,巾帼花开竞芳颜。
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中,不乏这样一些美丽的政法身影,她们温柔如水,却担当如铁,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在她们之中,有女儿,有妻子,有母亲……无论是何种身份,她们都有相同的品质——坚韧不拔、勇敢向前。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特别报道“榜样·她风采”,选取“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赵丹阳的奋斗故事予以讲述,以此展现全省女政法人在攻坚之战中的拼搏风采,并向她们致敬!
个人简介
赵丹阳
1981年出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曾获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及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辽宁好人最美人物、全省法院办案能手等荣誉。今年,荣获“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背景
3月3日,全国妇联在京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1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30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200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我省9名先进典型、6个先进集体榜上有名。
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赵丹阳是我省政法系统唯一上榜者。
15年前,怀揣着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无限敬仰之情,赵丹阳踏入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15年里,怀抱着对审判事业和服务群众的无限赤诚,赵丹阳成为一名奋战在审判一线的法律卫士,从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到副庭长,她一步一个脚印,默默耕耘。
面对这份殊荣,她说:“这是一份肯定,也是一份激励,未来,希望我在执法解忧之旅中,仰望国徽,无愧于心!”
把初心使命揉进每个案子
善始善终的她特别喜欢结案那一刻,因为代表着她又完成了一次考试,交上了一份成绩叫公正的答卷。
“我可能是那种工作专注型吧,只要来到单位,我就能一刻不停地工作,而且就算是生病了,一干起工作我就会忘了身上疼,走路都有劲。”说起这个“神奇之处”,赵丹阳笑容明朗。
回想起到法院的头几年,赵丹阳感叹道,“那时候节奏是真快,一年结200多件案子,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我想除了是因为热爱可能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了!”
在15年的审判工作中,赵丹阳把初心和使命揉进每一个案子,印入每一页卷宗,共承办民商事一、二审案件1500余件,平均结案率达95%,平均审理期限为40天。她用法律的威严和女性的柔情担起审判重任,发扬清正廉洁和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争当先进楷模,让青春在法治建设中绽放出绚丽的色彩,让自己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缕春风。
用心用情传递法律温度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天平。冲突需要化解,分歧需要弥合,用心用情化解每一起纠纷,应是法官不懈的追求。
身为女法官,女性的细腻与温暖贯穿赵丹阳办案始终。她说,“法律是有温度的,这份温度需要法官用心、用情传递给人民群众。很多时候,‘案结事了’和‘案结了事’的差别就在于这份温度。”
为此,赵丹阳十分注重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2023年审限内结案率100%,调撤率21.43%。当事人中有为索要拖欠工资处处碰壁的农民工,有被不当治疗又贻误治疗时机却没有收到赔偿款的残疾人,有维权心切诉错对象而不知所措的购房人,有因为婚姻破裂对一双儿女抚养权争执不下的小夫妻……在处理这些案子时,赵丹阳以“如我在诉”的真心温暖地调和矛盾,维护了他们的权益,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2023年5月的一个下午,一个女孩急匆匆跑进本溪中院立案大厅,见到赵丹阳后,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双手递上一面锦旗,“赵法官,我代表我们全家人向您致谢!”
一个月前,女孩还在因父亲的病情而伤感和自责,女孩的父亲胡某患下肢动脉硬化长期治疗效果不佳,偶然机会结识了某保健中心的经营者张某。闲谈中,张某告知其可以用针灸、熏蒸、电疗等方法让病情得到缓解。然而,治疗开始后的第三天,胡某的双脚就开始逐渐发黑、起泡、溃烂,但张某称是排毒,仍继续为胡某按此方法治疗38天。最终,胡某双足足趾坏疽,在医院经过手术治疗后截掉7个脚趾,医疗费用达到18万余元。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张某坚称胡某的情况是自身疾病原因所致,与其治疗方法无关,不愿意进行赔偿。作为主审法官的赵丹阳查明事实后认为,结合张某的治疗过程、胡某损害后果发生的变化,足以认定张某存在过错,其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我看到了胡某的脚,少了7个脚趾啊,我心里太不好受了,我跟自己说,一定要给他一份公正!”此后,赵丹阳一次次向张某说法理、讲情理,不厌其烦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最终,张某同意一次性向胡某赔偿7万元。
以法律为介质,赵丹阳的善良与温暖也传递给了张某,在将调解款交给胡某女儿后,其特意给赵丹阳打来电话,真心地说:“赵法官,钱我已经付清了,你放心吧!”
用匠心打磨精品案件
对类型较新颖、法律适用有争议、当事人情绪不稳定的案件,赵丹阳秉持“用匠心打磨精品案件”的理念,悉心研究、耐心应对、谨慎处理。
在审判工作之余,赵丹阳认真履行对基层法院指导的工作职责,通过法答网为基层法院答疑请示问题38个。
在受理代某诉河北某时代公司因在某网络平台购买笔记本电脑而引发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诉讼时,面对代某对法院的极度不信任及其提出的诸多不合理要求,赵丹阳耐心接待,认真解答,并积极引导,慢慢消除了代某的对抗情绪,顺利开庭。对于双方当事人提供的大量专业性证据材料,赵丹阳利用大量时间逐一核对,并查阅相关资料帮助认定事实,最终依法作出判决。案件宣判后,赵丹阳第一时间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希望其诚信经营,与各市场主体共同维护良好的营商环境,收获企业认可。
匠心源于专业,而专业的背后是不断的学习。赵丹阳说:“现在法律更新特别快,作为法官,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提升能力本领,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才能更好地审理案件。我很庆幸,自己一直是个爱学习的人。”
夜深人静,孩子熟睡后,赵丹阳会沉下心来为自己充电,也习惯于沉淀总结自己的经验与心得,形成理论成果。她撰写的本溪某中学诉本溪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被收入2015年度《中国法院年度案例》。2023年,赵丹阳撰写的论文《财产保全损害赔偿案件归责原则研究》在全省法院系统第35届学术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做企业的“司法服务管家”
15年的工作经验使她不仅能在纷繁复杂的案情中迅速找准法律关系、扣牢争议焦点、理清审理思路,还能将深厚的法学功底与纯熟的专业技能相结合,在推进法治进程的轨道上助力破解社会难题。
2023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赵丹阳也用自己的方式为本溪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力量。
她走访商会,了解商会企业的司法需求,达成与企业互动、提高共建水平的共识。她联系重点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零距离”接触,为企业在经营中如何进行风险防范提供建议和意见,认真践行“司法服务管家”的职责,积极回应企业诉求。
在审理本溪某公司与东莞某设备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赵丹阳在保证审判效率和案件质量的情况下,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生产经营最大限度减损,企业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此前,赵丹阳曾接连受理了3件本溪某公司分别与外省3家企业因承揽合同而引发的系列纠纷案,案件上诉至本溪中院时,矛盾激化相当严重,几乎难以调和,案件的审理工作十分被动。赵丹阳认真分析案情、权衡利弊,在几次调解工作处于搁浅状态时,她都没有放弃,而是主动转换思路,继续与当事人沟通,使复杂的形势越来越清晰明了,当事人的态度也越来越平和,最终实现了全部案件都调解结案的圆满结局。
采访中,赵丹阳说:“法官这个职业让我意识到了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让我感受到了百姓热切的期盼,让我能够保持不断学习的热情,也让我对社会百态了然于心。我热爱法官这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