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身子沉下去,好故事才能“挖”出来。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本报记者深入14个市基层一线,记录辽宁儿女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攻坚足迹,展现辽沈大地全面振兴的新突破、新变化,采写出一批有热度、有态度的新闻报道。
在春节这一特殊节点,我们推出的每一篇“走基层”稿件用鲜活的语言和百姓的视角,呈现出辽宁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方面的成就,展现了全省政法系统服务保障全面振兴新突破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动人姿态。
在“新春走基层”活动收官之际,本报推出特别报道,与读者一道以第一视角感受辽宁振兴发展的新突破。
曲波(右二)和李鸣秋(右一)耐心回答旅客咨询
守平安也心安
记者 李滢乐
沈阳铁路公安处沈阳北车站派出所民警曲波和李鸣秋,一个是师父,另一个是徒弟。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一,我跟着这对师徒在沈阳站候车室里忙了一天。
采访当天正值春运,旅客虽多,但整个候车室却井然有序,这和我记忆中的春运截然不同——记忆中的春运,是拥挤的、漫长的,无数返乡人背着行李,焦急地等待那一张能够让他返乡的绿皮车车票。
“现在都坐高铁回家了,大家买票上车都更方便快捷了。”今年是曲波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运,对他来说,无论春运如何变化,坚守没有变。
如今,他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将这份坚守传递下去。
今年是李鸣秋工作以来的第一个春运。“以往春运给我的印象仅仅是新闻里一个个具体的数字和电视里人们大包小裹赶往车站的画面。现在,自己站在这个岗位上,才真正体会到这巨大数字背后,有多少人的坚守和付出。”这是李鸣秋在春运“初体验”后的感悟,“师父告诉我,能够让每一名旅客平安归家,这就是我们作为铁路警察最大的自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无论过了多少年,无论春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铁路警察的坚守从来没变。这份坚守就在这一对对的师徒中不断传承,一代又一代守护着返乡的路……
记者(左)采访锦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巡逻五大队大队长罗英涛
最是平凡见初心
驻锦州记者 王璐璐
巡逻防控,全力筑牢安全防线;服务群众,及时解决急难愁盼;排查隐患,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今年春节期间,我来到了锦州南站,体验了锦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巡逻五大队南站武装巡逻组的队员们保障春运繁忙而又充实的一天。
这一天里,我看到了他们以最佳状态接警处警、巡逻立岗,特别是警犬“太子”和队员精准默契的配合,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口令,随之而来的便是“太子”响亮的吠叫、有力的跳跃和快速的搜寻。
这一天里,我感受到了最是平凡见初心,一个失物招领实现多部门、多单位秒级联动反应,用最短时间让失物“回家”。“群众过大年,我们守平安”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特警队员们的实际行动和真实写照。
采访结束,我离开锦州南站已是傍晚时分,红蓝交替的警灯依然闪烁,照亮了前行的路、点亮了回家的灯。我不禁想,对很多人来说,春节是归乡的期盼,是欢喜的团圆,对于警察来说,年味儿则是坚守奉献,是保驾护航。
民辅警在景区执勤
寒风中“冻得通红的脸”
记者 王聪
今年春节沈阳啥最火?必须是旅游啊!从沈阳故宫到老北市,从春晚沈阳分会场到小河沿早市,处处景不同,处处人满园。而在游人乐享假期的时候,有一群人却注定要更加辛苦,他们放弃了小家的团聚,因为要守护大家的平安。
2月15日,我到老北市景区采访时,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陈峰正在整理通往景区道路的护栏。他对我说,这个春节天天都“钉”在这里。为了防止景区内游人过多,发生拥挤甚至产生危险,他跟同事们专门制定了人群导流方案。人少时走“U”字形,方便游客快速进场,人多时则走“之”字形,用时间换空间。“游客多走几步,防止人多拥挤。”陈峰一边暖着冻得通红的手一边说,“多数游客还是很理解配合的。”
趁着游客的平峰期,我和陈峰一起在景区里走了一圈。这期间,他的手台一直在响,时常打断我们的交谈。他对景区里的警力布置了如指掌,走到哪里,都会跟驻守的民辅警交流几句,提醒他们注意一些细节。驻守的警力也会及时向陈峰反馈他们发现的新问题。虽说是平峰期,但景区的游客也不少,民辅警很多时候充当了“指路员”和“美食推荐官”的角色。
结束采访时,已是华灯初上。在瑟瑟寒风中,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陈峰和他的同事们那冻得通红的脸。
执行法官进村执行
“热辣滚烫”有力量
驻丹东记者 王大海
春节前后执行“不打烊”,这是我日前在丹东地区基层法院跟随执行时听到的一句话。在春节前夕,丹东地区法院纷纷开展集中执行行动。聚焦涉民生案件,让胜诉当事人安心过大年,感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姜某与张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张某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2月8日,丹东市元宝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得知张某某在家的消息后,执行员鲁峰立即带领法警赶赴张某某家中,依法将张某某拘传至法院,张某某当场还款5000元,并与姜某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
“年关执行大会战 助企护薪暖人心”,东港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道出了节日期间执行的目的。
“全体集合,千方百计执结,让群众过个好年!”春节前夕,随着一声令下,振安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在拂晓时从院内出发,按照“查人+找物”的工作方式开展春节前集中执行行动。“没想到要过年了,法院来找我了……”被执行人王某被拘传到法院后这样说。
原来,王某欠宋某12400元借款未偿还,最后见无处可躲,便联系其父亲将执行款全部交至法院。
攻坚“小标的”,守护“大民生”。凤城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抓住春节前被执行人返乡的有利时机,聚焦涉民生、小标的案件,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执行行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力量。
记者(右)参与活动
“大墙”过节很有仪式感
记者 栾岚
2月9日除夕那天,我来到了省马三家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新春走基层”采访,跟随八大队副大队长任挺超、中队长吴大州、民警董浩感受了他们一天的工作。除夕夜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执着和坚守为警徽添彩,他们是最美的人。
采访中,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越是节日越要打起精神,安全检查更为重要。”春节期间,场所安全一刻不能松懈。戒毒人员在大墙内过节,戒毒民警二十四小时在大墙内坚守。穿上这身警服,就要担负起戒毒民警的使命。
除夕,戒毒民警安排了戒毒人员拨打亲情电话,让戒毒人员和家人互诉心愿,送去新春祝福,一声声关切的问候、一段段暖心的对话,展现了只要心在一起,就是合家团圆的温情。这也正使戒毒人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亲情的关怀与支持,让亲情成为戒毒治疗中的强大力量。
除夕,记者在戒毒所真切感受到了戒毒民警营造的 “家”的仪式感,大家一起共度除夕,满满的仪式感包裹着浓浓的“年味”、暖暖的“情味”,戒毒民警们的坚守不仅仅是为了履行工作职责,更是为了帮助戒毒人员重新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他们说,每一个戒毒成功的故事,都是他们最大的动力和春节最好的礼物。
调解员劝解小两口
“劝架功夫”边听边学
驻葫芦岛记者 郑子超
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我选择到葫芦岛凯地家园社区去寻找“灵感”。在社区巧遇了一场“在哪过年”的矛盾纠纷。
“在哪过年”,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矛盾。在这个矛盾事件中,小两口住在葫芦岛城区,与女方的父母生活;男方老家在另一市的偏远农村。种种原因,男方已多年未能携妻带子回老家过年。今年,男方执意回老家,女方则固执地留在城市,两人从口角到吵嚷甚至闹离婚。这着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矛盾,清官难断家务事。
但调解结果却出乎意料的好!小两口从吵闹撕扯而来到满天云散挽臂而去,半个小时的调解,让我见识到了调解员段瑶的“劝架功夫”。第一步,安抚双方情绪;第二步,背对背说服;第三步,给出建设性建议。调解中她讲人之老,她讲游子吟父母辛,她讲换位思考心理平衡……最后,小两口达成共识——回老家过大年,回城来过“破五”,皆大欢喜。
细聊之下我才知道,段瑶有十多年的人民调解经验,这十多年的调解功夫,谁挡得住?而凯地家园社区调委会,更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交警为巡逻防控做准备工作
有幸体验“连轴转”
驻营口记者 齐岚
“新春走基层”,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有幸见证了营口公安战线有种叫做“年味”的坚守。无论是交通管理保畅通的交警,还是巡逻防控不停歇的巡警,他们以行动温暖着营口这座城市。
“群众过节,警察站岗!”身着警服,肩负重任。在采访中,他们冒着严寒,不畏艰辛,我没有听到一句叫苦的话,为护万家灯火,他们坚守岗位。
有一种初衷,是服务人民?;有一种守护,是警察值守。采访中,我还看到了交警的人性化执法。在街头巷尾,他们不仅维护着交通秩序,还主动帮助春节旅游的外乡游客,一声声感谢、一张张笑脸,以他们的行动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和尊重。
许多平凡的身影,在采访簿上不曾记录下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只为灯常明、家更暖、心更安。深入一线、感受力量、记录美好,走“新”更入“心”,身为记者,就当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记者(左三)跟随法库县法院大孤家子法庭工作人员丈量土地
“在路上”的身影真帅
记者 关月
春节前后,法院内外,仍是步履匆匆。
在市井繁华与村落宁静之间,他们始终如一,为的是把案子结了,把矛盾解了。
到执行现场去,短暂的两小时里辗转4地,沈阳市浑南区人民法院执行员赵海秀用尽全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却又牵动人心的问题。他告诉我,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为胜诉当事人兑现“真金白银”的责任。
到田间地头去,为了解决“一垄地”的纷争,寒风凛冽,法库县人民法院大孤家子人民法庭法官刘永强的身影伫立其中,耐心地聆听每一位村民的陈述,细致入微地测量每一寸土地,正如他在法庭里认真对待每一份案卷。1个多小时里,既在这一方土地上丈量出公正,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
步履匆匆,心向人民。“在路上”的身影,是对司法艰辛的真实描摹,在行走的节奏背后,是心之坚持。
通过这两次采访,我更深地感受到了法院人的辛勤与奉献。与他们的工作相似,我们也是那群“在路上”的人,为了什么“在路上”,怎么坚持“在路上”,“在路上”又有哪些收获,我想,从他们的步履中我找到了答案:只要心中有责任,步履就不会停歇,只要逐心而行,前路就一定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