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知心爷爷”用手中画笔育人无数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17-05-22 10:17
  每逢节假日和周末,丹东市振安区珍珠街道振安社区武警楼2号楼4单元的一户人家总会传出许多青少年的笑声。如此一派祥和的气氛,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这里是个补习班,其实不然,这是耄耋老人陈季先义务为青少年举办书画培训班和课后活动的场所。



陈季先(中)给孩子们上课
 
  退休后发挥余热
 
  陈季先,今年88岁,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一家人居住在珍珠街道振安社区的武警楼,他有一个崇尚文明、健康向上、和谐幸福的家庭,家人们经常在一起搞创作,家庭氛围浓厚,其乐融融。
  陈季先退休前曾是丝绸印染厂的一名高级工艺师,退休后,陈季先为社区的居民创作了法律、文明礼仪、道德规范、家庭孝道、青少年自我保护等不同体裁的漫画。陈季先非常喜欢孩子,早年就参与了《中国少年报》《小朋友》《小豆豆》《小虎子》等少儿报纸的漫画创作,深受全国青少年的喜爱,在孩子的眼里,他是一个和蔼可亲,嘴边始终挂着微笑的“知心爷爷”。
  1998年,陈季先搬进了位于珍珠街道的武警楼,这个小区地处大沙河和鸭绿江的交汇处,放学后的青少年很喜欢在这里嬉戏打闹,下水游泳。陈季先看到这些现象心里非常着急,经过认真考虑,他决定先在小区内设立一个宣传板,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占领青少年教育这块阵地,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陈季先还根据辖区内实际情况添加了讲团结、讲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绿地、尊老爱幼多项文明礼仪的内容,这些板报图文并茂,色彩鲜亮,十分受青少年的欢迎。从那时开始,每逢寒暑假和双休日,陈季先就在自己家免费教青少年绘画,还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良家风理念、邻里和睦相处的事例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孩子们,使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受到了教育。
  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陈季先还精心绘制了一本《青少年自我保护安全漫画》,并印制成册,发放至辖区幼儿园和学校,漫画册从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对青少年进行日常安全教育。陈季先的《青少年自我保护安全漫画》还被丹东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收纳,他还应邀到过八道街道的平安社区、兴东街道的林江名城社区、茂生社区创作出数百幅的关于“计划生育”“防火防盗”“破除迷信”以及儿童教育方面的和大量“四城联创”漫画。那些漫画画面生动活泼,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有的作品还被选展于锦江山画廊和锦江亭广场画廊。
 
  漫画演绎“新24孝”
 
  为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营造良好、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2015年,陈季先创作了新《二十四孝》漫画,并印制成册,发给辖区的居民,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
  近日,记者在珍珠街道党员活动站看见了两块高约1米、长约3米的“新24孝”展板。常回家看看、为父母做顿饭、教会父母上网……这两块由陈老绘制的孝文化展板,以“新24孝”的行动标准为内容,以漫画的方式,以一个个小故事为主题,包括“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等。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配着故事说明,“新24孝”跃然纸上。
  提起创作的初衷,陈季先微笑着说:“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新24孝’内容,特别有感触。新版‘24孝’与传统的‘24孝’相比,更简洁易懂,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内容与时俱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所以觉得应该让孩子们学学,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萌生给“新24孝”配图的想法,到开始着手创作,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怎样让大家容易接受,老人思考良久,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配图。“教父母上网”这一条,用的是儿子在父亲身后,手把手教父亲用电脑的画面;“定期带父母体检”用的是母亲去医院检查住院,女儿陪在身边的画面;“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他灵机一动,画了母亲在中老年联欢晚会上唱歌,儿子在后面拉二胡的画面,此外,还有不少画面上有儿童的加入,比如说,这张“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图片中就有女儿说“妈妈我爱你”,旁边也有个小孩儿说“奶奶我爱你”。这种活泼新颖的形式,让故事更生动,引起观者的共鸣。
  陈季先用他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了每位辖区居民,为辖区的居民树立了平安家庭的榜样作用;更用他一技之长,使辖区居民从中受益,为社区的平安建设工作、社区和谐稳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