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县规范“小餐桌”管理助推平安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小餐桌”及托管机构便应运而生。这些“小餐桌”及托管机构很多都开设在学校附近,有的在居民楼里,有的隐藏在院落中,卫生条件差、经营面积小、从业人员责任意识差且安全隐患颇多。为了解决这一现状,2012年8月,喀喇沁左翼蒙族自治县“小餐桌”及托管机构管理办公室应运而生。如今,该县的132家“小餐桌”及托管机构全部进入规范经营、良性发展的轨道,以“小餐桌”规范管理助推全县“大平安”建设。

检查小餐桌安全设施
“小餐桌”里的“大管理”
喀左县各相关部门始终将“小餐桌”及托管机构管理工作当做民生工程来抓。并建立了全县“小餐桌”及托管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为联席会议召集人,并根据小餐桌及托管机构管理实际,将公安、教育、交通、环保、工商、卫生、食药监等14个职能部门纳入进来,明确各方职责,并签订责任状,落实部门联动,增强工作合力,加大执法力度,把工作落到实处,共同对“小餐桌”及托管机构实行“大管理”。
据悉,该县教育部门一直以来不断加大小学生入学“源头”治理,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保护法》与《义务教育法》,按就近入学的原则控制好入学“源头”。中小学校主动探索对被托管学生的心理教育疏导、安全知识宣传,引导被托管学生家长到具备合法手续的“小餐桌”及托管机构入托。
“小餐桌”管理办公室经常入户详查辖区内“小餐桌”及托管机构的基本信息并登记造册,并与县网格化管理平台有机结合,引入基层网格员对其实施动态信息管理,并建立长效机制。现全县132家“小餐桌”及托管机构全部进入规范经营,到目前为止,全县未发生重大被托管学生死伤等管理事故。
强化管理促“小餐桌”平安
工作中,该县通过组织专业力量集中开展对现有“小餐桌”及托管机构的日常监管,建立了“小餐桌”及托管机构监管档案,并会同公安局、卫计局、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喀左县小餐桌及托管机构管理办法》要求,规范管理其经营行为。
在“小餐桌”日常监管工作中,“小餐桌”及托管机构管理办公室经常走访“小餐桌”,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到有记录。经常协调各职能部门小规模检查,对多次提出整改意见而没整改的“小餐桌”将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并经常到县城内各小学了解“小餐桌”学生日常生活情况,分季度与各小学负责人联系沟通,要求“小餐桌”业主和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及时掌握签订情况,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同时,该县“小餐桌”及托管机构联席会成员单位及各相关职能部门本着责任监督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了对“小餐桌”及托管机构的监管责任。通过宣传教育、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对“小餐桌”及托管机构经营者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各方面安全专业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其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责任人的专业知识与责任意识。
加大宣传营造平安氛围
工作中,该县对“小餐桌”及托管机构通过联合大检查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并将治理结果通过报纸、电视、广播进行公示,向广大经营者和被托管学生家长进行各方面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公示全县“小餐桌”及托管机构分级评定情况等方式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营造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该县还通过多渠道,有力促进“小餐桌”及托管机构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小餐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乎着学生们的安全。为此,该县不断加强对各小学周边“小餐桌”及托管机构的日常监管。各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小餐桌”业主与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对“小餐桌”及托管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严肃查处。各职能部门还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监管制度,降低监管风险及各种安全。
此外,该县还依法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凡是不符合相关规定、存在安全隐患的“小餐桌”及托管机构要限期整改,对无证照经营以及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