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这中华梦,无数老一辈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建立起一个从此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共和国;那一年,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开启了新中国三十年的巨变,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我们诉说了一个春天的故事;那一年,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新一届党中央集体的领导下,中国,正在一步步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理想前行。

“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事讲述我的梦,我的检察梦……”
这是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的侯雅婷,在参加大连市检察机关举办的演讲比赛所讲的演讲稿的一部分,记者正是通过这次演讲比赛接触到了侯雅婷,了解到这个多才多艺的女子与爱好之间的情缘,以及对自己梦想的追求。
“我本来就是一个好动的人,平时喜欢打打乒乓球呀、演个讲啦什么的!但都仅限于个人爱好,至于得奖啥的,那也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一听说要采访,侯雅婷显得很谦逊,多少有些抹不开面。
“小的时候,哪知道什么叫演讲呀!什么叫梦想呀!就是喜欢语文课,爱写作文,巧的是我的写作风格还挺符合语文老师的喜好,常常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朗读,久而久之,慢慢地就接触上了,也渐渐地喜欢上了,逐渐地也就变成了习惯,习惯性地写写东西啥的。”当提起最初的爱好和梦想,侯雅婷放下负担娓娓道来。
她说,待自己长大了一些,从电视剧里对职业一词有了些许粗浅的认识,以为它就等同于工作,那时的她,还是一个爱看动画片的小女孩,只是偶然的一次电视节目,看着电视中的司法工作者那笔直挺拔的身板,听着他们那铿锵有力的声音,飒爽英姿,威严正义,于是,在心里埋下了长大后,我也要穿上这一身制服代表着正义的一方与犯罪作斗争的种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侯雅婷逐渐对司法工作有了了解,身边的同学换了一个又一个梦想,而侯雅婷,只坚定她想成为司法工作者的梦想。那一年的高考志愿,她只填报了第一志愿法学,不服从分配,用自己的笃定,迎来了她期待的录取通知书。
四年的法学本科学习,看似枯燥乏味,但于侯雅婷却乐在其中,尤其对刑事类课程更感兴趣,2011年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后,她知道,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2012年的毕业季,侯雅婷做了人生十字路口的第一个重要选择——选择了一份她钟爱的工作。2012年9月,她如愿以偿地成为检察系统中的一员,第一天报到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刚刚走出校园的自己,一脸稚气,面对着墙上苍劲的“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八个大字,她在心中暗下决心,要用生命的力量,来承载这份厚重的责任。
“我还记得,第一次和师父去提审,一路上忐忑不安,脑海里浮现的都是曾经在电视里看到的嫌疑人凶狠的目光,无理的狡辩,看守所里,高耸的围墙,寒冷的栅栏,肃静的提审室,都让刚刚步入社会的我无法瞬间转换角色,在一次次的提审中,不断地学习提审技巧,积累办案经验。”
“还记得,第一次穿上那身检服,在镜子前整装了很久,打领带、正检徽、扫衣襟,镜子中映出的自己,已不再是曾经青涩的模样,看着胸前熠熠生辉的检徽,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还记得,第一次开庭,庭审现场,昔日的柔情女孩在庭上不卑不亢,与被告人唇枪舌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用事实与法律捍卫了人民的权益,那一刻,一朵铿锵玫瑰正傲然绽放。”侯雅婷回忆着她离梦想越来越近的每一个瞬间、每一处细节。
有人说,拥有梦想的人不做选择题,他们只做证明题。而侯雅婷正是用她的实际行动坚守着她最初的梦想。最后用她自己演讲稿里的一段话结尾:
“检察事业,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毕生的职业,需要用一生的工作经历去书写职业的篇章,我无法承诺自己会书写最华美的职业篇章,但我会尽我所能,书写最满意的篇章。
“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我的检察梦,源于此,也终将会为这个梦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他人的办案经验,在检察事业的道路上,与和我一样怀揣检察梦的同志们一起,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