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日,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公安机关打击涉林、涉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措施成效情况,并公布5起典型案例。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森林警察战线紧紧围绕公安部“昆仑2023”专项行动和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打击职能作用,侦办了一批大要案件。截至目前,共破获破坏林木、野生动物及农用地资源案件45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72名,收缴林木1.6万立方米、野生动物18万余只,收回农用地4700余亩,收缴枪支、无人机、张网、猎夹等作案工具870余件。
发布会上,省公安厅公布了5起典型案例。
1.沈阳吴某哲等人非法狩猎案
今年3月至案发,以犯罪嫌疑人吴某哲、周某明、王某为首的盗猎团伙,以爱鸟志愿者身份为掩护,结伙流窜至沈阳、本溪等各类候鸟栖息繁育地,使用气枪、网炮、伸缩钩等工具大肆非法猎杀大雁、苍鹭、花脸鸭等野生鸟类,并以食用为目的将猎捕的野生鸟类销往广东、湖南等地进行贩卖牟利。目前,该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查扣野生鸟类1000余只,收缴作案用气枪1支、网炮4门。
2.大连“2·15”非法狩猎案
2022年至案发,以犯罪嫌疑人王某达、朱某成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利用微信群等互联网平台传播猎狗围猎方法及出售禁猎工具,实施非法狩猎犯罪行为200余起,非法猎杀野鸡、野兔等各类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1200余只。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查扣作案工具摩托车15台、猎犬38只、头灯25个、弹弓6把、弹珠2400余发,收缴非法猎捕的野鸡、野兔、黄鼬等各类野生动物死体38只。
3.铁岭刘某玉非法占用农用地案
2018年至案发,犯罪嫌疑人刘某玉在自家和租用其他村民的耕地内,以自驾铲车、钩机等非法手段剥离黑土耕作层,采挖耕地地表黑土资源,并将采挖的黑土资源作为花土销售至辽宁沈阳、吉林通化等地。经鉴定,刘某玉非法占用并破坏农用地29.92亩,其中基本农田19.05亩,一般耕地1.78亩,沟渠和沟塘水面9.09亩,涉案价值300余万元。目前,该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
4.丹东于某波、刘某龙等人滥伐林木案
2020年11月至2022年8月期间,犯罪嫌疑人刘某龙在明知于某波等30余人无法提供木材合法来源手续的情况下,长期在宽甸满族自治县牛毛坞镇及周边乡镇非法收购、运输滥伐的林木,并将收购来的木材销售至辽宁、吉林等地。目前,该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40名,移交纪检监察部门4名,扣押木材80余吨、大柴2200余吨,涉案木材总蓄积量5000余立方米。
5.葫芦岛“4·10”非法狩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2022年4月至案发,以孙某亮、韩某成、于某明为首的犯罪团伙,非法猎捕、运输、出售中华蟾蜍并采集蟾酥销售至药厂牟取暴利。目前,该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获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中华蟾蜍活体17.5万余只、蟾酥10余公斤,涉案野生动物交易价值1.14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