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6日,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丹东市司法局共同组织召开人民法庭与基层司法所“庭所共建”签约仪式,标志着“庭所共建”解纷新模式正式落地启动。
该模式以凝聚司法局和人民法院的基层解纷力量为目标,共建联动联调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路径,建立人民法庭和基层司法所共建长效合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和合力化解,有效提升人民法庭诉前解纷能力。
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共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降低群众解决争议成本,更好地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丹东市司法局联合丹东中院共同建立人民法庭与基层司法所“庭所共建”联动联调合作机制。
“庭所共建”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是将司法为民延伸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诉源治理新模式。
丹东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威表示,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是关键。诉源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诉调对接机制建设不断加强,按照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解纷需求,有利于最大限度集成解纷资源,有利于实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目标,不断创新诉调对接模式。
丹东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牛莉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以开展“庭所共建”为契机,大力加强工作协调和良性互动,用足、用好“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慧评理”APP、“互联网无人律所”等司法惠民网络矛盾化解平台,合力共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