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读《京华烟云》有感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李兴军 | 发布时间: 2017-03-10 09:28
  短短几天时间读完《京华烟云》这一巨著。掩卷犹思,回味久久,于是提笔,一吐为快。
  一部好的小说,其结构必然是完整、严谨,一气呵成,《京华烟云》恰恰就是这样的好书。本书涉及朝代由清及近,如同一部近代中国的变迁史,其中涉及百日维新、张勋复辟、孙中山就职大总统及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爆发,中国近代的苦难变迁尽付此中。难怪林夫子写完也要叹道:“全书写罢泪涔涔。”虽然全书涉及事件众多,但作家构思缜密。全书虽分为若干章节,但各章段落有致,环节相扣,成为独立而又相合的三卷,其中人物百态,社会变迁,风俗有异,但却浑然而成一体。以姚家为例,上至姚老爷夫妇,下至丫环、仆人及至由姚家所涉及的亲朋,人物虽众,但却主次分明,杂而不乱。景物、地点随人物迁移纷繁,由姚家大院至王府花园,由北京遍及天津、苏、杭、上海及山东等地,但各地风俗人文各有相异,在作者笔下独具特色,作家构思之独特,安排之匠心,不能不令人钦叹!
  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是该书最大的亮点。如果一本小说只有起伏的情节,而没血肉丰满的人物就不能称其为小说。只有有了传神的人物,小说才能生动起来,才能真正称其为小说。塑造一二个有个性的人物易,塑造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有个性的人物恐怕就不易了,然林夫子做到了,这也许就是“大家”与“小家”之不同了。如丫环银屏之刚烈、甜妹之忠主,仆人陈妈对儿子之深情,陈三之孝亲,黛云之反叛,华太太见解之独到,这里不能一一道来,尽付纸上。全书三卷,着墨最多的是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所以谈及人物,不能不先说木兰。首先,作为女人,木兰是美丽的,我想她的美便是那种浑然天成,使人不敢逼视的美。作者写木兰时,除了提到她的身材之好,皮肤之白,头发之黑,着重写了她的眼睛,乌黑、如秋水般明丽。我想一双传神智慧的眼睛,一定比一双妩媚多情的眼睛要可爱、漂亮、引人得多。木兰之美,不仅仅美在外貌,更美在内在。木兰多学,这使她充满才气,但木兰又不仅限于小家碧玉,她虽出身富家,但身上总是集谦和、高贵、睿智于一身,对下不欺,对上能敬,待人大方,处事周详得体。有才干、有主见、好气质的女子,难怪林夫子赞曰:“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可见作家对木兰评价之高。
  浅议至此,林夫子若地下有知会不会幡然大怒:“小辈无知,妄议我著。”而我呢?只会淡淡一笑:无知者无畏!就此搁笔。
  (作者单位:大石桥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