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女子遭“朋友”仗义相助 民警洞若观火及时揭穿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杨清林 通讯员 高兵 | 发布时间: 2017-02-24 09:28
  2016年12月22日,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纤维派出所接待了一位前来报案的女子,该女子说自己与好友苏某无法取得联系。民警立即对该女子进行安抚并询问,该女子称她通过各种方式联系苏某依然无果,走投无路下来公安机关寻求帮助。民警从该女子神态中察觉出该女子对事情有所隐瞒并耐心对其疏导教育,最终该女子道出实情。
 
  天降大祸,货款少了一万多
 
  该女子姓于,1995年生人,在某超市当收银员。一个多月前,于某和超市老板月末对账时,发现营业额少了12000元,老板认为是于某拿了这笔钱,便警告她如果不能将12000元钱如数归还就报警说她盗窃。于某涉世未深,几番踌躇下便给老板写下了12000元的欠条。
  事后,于某怕这件事传出去对自己名声有影响,便同自己的女性好友苏某哭诉。苏某听后对于某说:“这事交给姐,姐这几年也不是白混的,我去跟他盘盘道,肯定把你这事解决了。”于某想到平日苏某与几个社会上的朋友多有往来,也算半个社会人,由苏某出面解决这件事应该靠谱,便放心地将这件事托付给了苏某。几天后苏某打电话叫于某出来,信誓旦旦地说:“事情已经办妥了,我让我男友(鲍某)约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找那个老板说了,老板当时就吓倒了,再也不敢提报警的事,只要你把钱还上就行,当时我男友手里正好有钱,就替你把钱还了,欠条也让我男友撕了,冲咱姐俩这关系以后你慢慢还给我男友就行。”通过这件事,于某觉得苏某既仗义又有能力,便完全相信了苏某。
 
  假仁假义,巧骗钱财遁无形
 
  12月12日一早,睡眼惺忪的于某接到了来自超市老板的电话,老板对于某说:“赶紧还钱!我看在你朋友的面子上才给你宽限一个多月,你要是还不还钱我手里有借条到时候咱们法院见!”于某有些发懵,立马给苏某打电话询问情况,苏某表示钱都已经替于某还了,这事别让她管了。出于对苏某的信任,于某便不再理这件事。一个礼拜后,超市老板又打来电话催于某还钱,于某多次拨打苏某电话却始终没人接听,而超市老板又一遍遍地要钱,万般无奈下于某来到纤维派出所,希望能通过派出所联系到苏某。
  民警听后觉得事有蹊跷,便向于某询问是否给过苏某钱。于某称曾托苏某办过事,当时因自己的妹妹被人打了,经派出所调解一直没有结论,想到苏某“能量”比较大,便将这事托付给她,事后苏某将对方赔偿给自己妹妹的3000元钱拿走当了劳务费。
  在此之后,苏某变本加厉,以其男友资金周转困难为由逼迫于某还钱,于某无奈下又向苏某寻求帮助。苏某通过其友潘某帮助下以小额贷款的方式借贷7600元,又从中拿出2200元通过分期付款购买iPhone7plus手机,转手到二手手机市场获得5200元,将其一并还给苏某,前后共给苏某13600元。
 
  连夜蹲守,克服困难抓嫌犯
 
  了解情况后民警开会集体讨论,认为苏某、鲍某、潘某三人涉嫌诈骗,应立即将三人带回所里进行审讯。然而,苏某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无法对涉案嫌疑人进行依法传唤。时间就是战机,如果苏某等人逃出丹东市将对抓捕造成极大的困难。在对案件信息进行梳理后,所领导决定兵分两路,运用技术手段与调取监控双管齐下的方式对苏某进行布控。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民警得到了确切消息,犯罪嫌疑人苏某藏匿于丹东市火车站汉庭酒店内。为不打草惊蛇,民警赶赴现场后没有立即对嫌疑人实施抓捕,而是一面蹲守一面继续对苏某实施布控。经过连夜蹲守,民警们脸上虽布满疲惫但终于确定三名犯罪嫌疑人均在酒店内。在所领导的带领下,民警们将三人一举擒获。
 
  真相大白,少女后悔信错人
 
  嫌犯到案后,民警对其进行连夜突审,经过几番交流后击溃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均交待了实情。犯罪嫌疑人鲍某,男,无业,有吸毒史,因无法支付吸毒费用便走起了歪路。恰好从苏某处听到于某苦于寻求帮助,便伙同苏某、潘某实施诈骗。
  于某听到苏某被抓的消息后一脸茫然,她怎么也想不到帮她忙前忙后的苏某竟是一直骗她钱财的骗子。当通过民警讲述苏某实施诈骗经过的时候,于某才恍然大悟,认清这个“仗义”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