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一位老党员的为民情怀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董楠 | 发布时间: 2017-02-20 09:36
记抚顺市顺城区河东街道弘升社区平安志愿者杨长珍
 
  在抚顺市顺城区河东街道弘升社区有这样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说她普通是因为她身处平凡岗位,说她不平凡是因为她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事。她就是拥有24年党龄,时刻把社区居民牵挂于心的平安志愿者杨长珍,记者带你走近杨长珍,让我们共同感受这位老党员的为民情怀。



杨长珍在照顾生病的老伴儿
 
  服务居民不遗余力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1993年,40岁的杨长珍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从那时开始她的心中就一直装着九个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4年弹指一挥间,变化的是她的容颜,不变的是她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种种善举。
  “为让我们出行更便利,她主动铺平坑洼的道路”,“为让环境变得整洁,她经常清理楼道里的小招贴”,“她经常帮助社区干部宣传医疗保险、就业等政策,让居民了解政策后享受更多的实惠”。谈起她的事迹,社区居民如数家珍。
  熟悉杨长珍的人都知道,她的空闲时间实际并不充足,许多为居民服务的时间都是她挤出来的。6年前,杨长珍的丈夫脑血栓病情加重,她不仅要维持一家三口人的基本生活开销,还要给丈夫支付医药费,无奈下她只好再打一份零工。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丈夫,杨长珍忙得不可开交。即便这样,她还是经常挤出些时间为居民服务。
  因为多年伺候卧病在床的丈夫,杨长珍学会了理发。有了这个手艺后,她每月都抽出两天的时间免费上门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理发。一个月抽出两天时间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很容易,但对于当时的杨长珍来说,却是难上加难。一些熟知杨长珍家庭情况的人当时都劝她:“你在家好好照顾老伴儿就行了,一次两次不过来没人挑你的。”但她为居民服务却从未迟到过一次。
 
  “扶不扶”,在她这里不是难题
 
  杨长珍是一个热心肠,在她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为难”二字,无论谁家有什么难事,她知道了都会及时伸出援手。
  去年2月的一天中午,杨长珍刚走出楼院,就发现小区门口的马路被围得水泄不通,一位老人蜷缩着身体躺在地上,众人议论纷纷,但却无一人伸出援手。
  扶不扶?救不救?这在很多人的眼里可能是一个难题,但她丝毫没有考虑这件事,而是马上拨打了120,将老人送往了医院,并垫付了5000元的医药费。下午3点,老人的孙子赶到了医院,听闻是杨长珍救了爷爷便握着杨长珍的手哽咽着连声道谢。
  后来居民们才知道,杨长珍当初垫付的5000元钱是准备带丈夫看病用的。“那是你丈夫的救命钱,万一人家不能及时还钱怎么办?”“当时就想着赶紧送老人上医院,不然老人就有生命危险了。”杨长珍说。
 
  善举赢得居民尊重
 
  一次善举容易,难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对于杨长珍而言,这已然成为了她的习惯,久而久之居民们遇到困难都愿意请她帮助,她也因此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不久前的一个早上,邻居张某敲开了杨长珍家的门。“我家楼上自来水管坏了,水都跑到我家里,可我去楼上敲门没有人开。”杨长珍了解到,房主把房子租给了两名学生,而这两名学生当天没有在这里住,杨长珍恰好有房主的联系方式,她马上找到了房主,然后帮着房主一起解决了漏水问题。
  杨长珍告诉记者,她经常遇到邻居求助,半夜被求助电话叫醒的事情也发生过。“我家小区里居住的老年人多,还有不少是空巢老人,他们遇到事情常常拿不定主意,我得给他们当好这个‘主心骨’。”杨长珍说。
  按杨长珍的话说,这都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